中国科技术语 ›› 2019, Vol. 21 ›› Issue (6): 65-70.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9.06.011
郭佳兴, 袁世旭
收稿日期:
2019-06-27
出版日期:
2019-12-25
发布日期:
2020-05-11
作者简介:
郭佳兴(1990—),女,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词汇学、辞书学。通信方式: 15733180673@163.com。|袁世旭(1984—),男,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词汇学、辞书学。通信方式:yuanshixu@126.com。
基金资助:
GUO Jiaxing, YUAN Shixu
Received:
2019-06-27
Online:
2019-12-25
Published:
2020-05-11
摘要:
connotation是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对其研究涉及语义学、修辞学、语用学等多个领域,已逐渐成为现代词汇语义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对其汉译术语学界却一直未能达成共识,造成了“色彩义”“附属义”“附加义”“伴随义”“陪义”等混用的局面,有碍于对connotation深入系统的研究。文章结合词汇学、语义学等相关理论,从研究单位、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三个层面对connotation的诸多汉译术语逐一进行梳理和分析,明确各术语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以规范术语使用,推进connotation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郭佳兴, 袁世旭. Connotation汉译术语刍议[J]. 中国科技术语, 2019, 21(6): 65-70.
GUO Jiaxing, YUAN Shixu.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for the Term “Connotation”[J]. China Terminology, 2019, 21(6): 65-70.
特征 术语 | 研究单位 | 研究对象 | 研究范围 | 研究角度 | |||||
---|---|---|---|---|---|---|---|---|---|
词 | 义位 | 动态意义 | 静态意义 | 感性意义 | 理性意义 | 修辞学 | 语用学 | 语义学 | |
色彩义 | + | - | + | + | + | - | + | - | - |
伴随义 | + | - | + | - | + | - | - | + | - |
附属义 | + | - | - | + | + | - | - | - | + |
附加义 | - | + | - | + | + | + | - | - | + |
陪义 | - | + | - | + | + | + | - | - | + |
特征 术语 | 研究单位 | 研究对象 | 研究范围 | 研究角度 | |||||
---|---|---|---|---|---|---|---|---|---|
词 | 义位 | 动态意义 | 静态意义 | 感性意义 | 理性意义 | 修辞学 | 语用学 | 语义学 | |
色彩义 | + | - | + | + | + | - | + | - | - |
伴随义 | + | - | + | - | + | - | - | + | - |
附属义 | + | - | - | + | + | - | - | - | + |
附加义 | - | + | - | + | + | + | - | - | + |
陪义 | - | + | - | + | + | + | - | - | + |
[1] | 张会森 . 关于connotation(коннотация)及其研究[J]. 大连外国语学报, 1997(4):13-17. |
[2] | 高名凯, 石安石 . 语言学概论[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113. |
[3] | 武占坤, 王勤 . 现代汉语词汇纲要[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 34-35. |
[4] | 刘叔新 . 汉语描写词汇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0: 187-188. |
[5] | 葛本仪 . 汉语词汇研究[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5: 96-98. |
[6] | 杨振兰 . 现代汉语词彩学[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6: 3. |
[7] | 周荐 . 词的表达色彩的性质和类别[J]. 天津社会科学, 1993(6):91-93. |
[8] | 符淮青 . 现代汉语词汇[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38-58. |
[9] | 孙国军 . 谈伴随意义的几个问题[J]. 外语研究, 1992(4):35-40. |
[10] | 贾彦德 . 汉语语义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
[11] | 张志毅, 张庆云 . 词汇语义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
[12] | 杨振兰 . 动态词彩研究[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23-30. |
[1] | 李向华. 三个平面视角下科学术语泛化概念整合与讨论[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11-17. |
[2] | 王浩学, 王兴隆. 基于Neo4j的语言学术语知识图谱构建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18-26. |
[3] | 杨倩. 认知视角下政治话语中缩略式术语的英译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27-32. |
[4] | 陈海霞, 梁红. 术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探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3-10. |
[5] | 刘金婷, 韦沁, 代晓明. 基于Gephi的海峡两岸科技术语差异可视化研究——以大气科学术语为例[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33-43. |
[6] | 朱君辉, 王晓菀. 高频术语视角下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领域的热点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72-87. |
[7] | 洪鎏鎏, 朱玉彬. 基于语料库的五禽戏术语西班牙语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88-96. |
[8] | 詹怡然, 王丽, 徐雨濛. 认知术语学视角下《易经》术语的英译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19-26. |
[9] | 李宗浩. 中国现代急救医学学科名称及其关键术语规范[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27-31. |
[10] | 韩震. 从思想文化术语看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承发展[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3-7. |
[11] | 史金鹏, 王海, 杜振雷. 基于文献计量的自动驾驶名词体系构建方法[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32-43. |
[12] | 宁海霖. 面向翻译的语言知识服务系统构建——核心结构与基本原则[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44-50. |
[13] | 郑剑委. 学术翻译中的术语转移研究:基于过程文档的描述[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51-55. |
[14] | 李浩宇, 梁红.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术语翻译研究热点、前沿与启示[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61-71. |
[15] | 黎昌抱. 试析李善兰的科学术语译名观[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72-7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