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卫·M.贝里. 数字人文数字时代的知识与批判[M].王晓光,译. 沈阳: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9.
|
[2] |
罗珮瑄, 陈雅琳. 滴水空明数位人文空间.文本标记与数位阅读:从“疾病感觉地图”“叶德辉藏书阁”与“游方”谈起[J]. 数字人文研究, 2022, 2(3):21-38.
|
[3] |
张衍, 贾诗威. 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与档案学研究进展(2009-2018)[J]. 图书馆论坛, 2020, 40(4):50-65.
|
[4] |
夏翠娟. 数字人文的理论沿革和范式转向:从“人文研究的数字方法”到“后数字时代的人文研究”[J/OL]. 中国图书馆学报:1-24[2024-06-2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746.G2.20240506.1825.002.html.
|
[5] |
|
[6] |
項潔. 發刊詞:從數位典藏到數位人文[J].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 2018(1): i-v.
|
[7] |
单宇, 项艳艳. 海峡两岸化学工程术语的差异及成因初探[J]. 中国科技术语, 2016, 18(5): 42-46,52.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5.010
|
[8] |
刘金婷, 韦沁, 代晓明. 基于Gephi的海峡两岸科技术语差异可视化研究:以大气科学术语为例[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33-43.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3.005
|
[9] |
肖鹏. 把“专题数据库”作为方法:数字人文的重新认识及其在AI时代的发展趋势[J]. 图书情报知识, 2023, 40(5): 16-27.
|
[10] |
张晖. 术语的生成与解析初论[J]. 中国科技术语, 2016, 18(1): 19-21, 35.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07
|
[11] |
张晖. 两岸术语词之微差异语素:类型、分布及成因[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42(4):28-37.
|
[12] |
黄水清, 刘浏, 王东波. 国内外数字人文研究进展[J]. 情报学进展, 2022, 14:50-84.
|
[13] |
|
[14] |
|
[15] |
|
[16] |
熊静. 索引运动与索引学说的建立[J]. 图书情报知识, 2016(4):27-36.
doi: 10.13366/j.dik.2016.04.027
|
[17]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索引编制规则(总则):GB/T 22466-2023[S/OL].(2023-05-23)[2024-06-29]. https://www.guifanku.com/qitaguifan/822889.html.
|
[18] |
郑启五. 海峡两岸用语差异[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9.
|
[19] |
|
[20] |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