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国际语境下中医术语翻译的标准化与多样性
    高芸
    2023, 25 (3): 53-58.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3.007

    为更加清楚地认识中医术语翻译标准化和多样化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本研究从社会背景、情境语境两个方面分析国际语境对中医术语翻译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通过对中医术语翻译标准的主导性、复杂性和差异性分析,指出“多样性”概念是对“标准化”这一核心概念的补偿,有助于提升中医术语翻译的合理性和规范化。通过选取中医典籍、论著和教材三种文本,结合中医教学实践,对不同交际语境下术语翻译标准的差异性进行了探索。

    高频术语视角下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领域的热点研究
    朱君辉, 王晓菀
    2023, 25 (3): 72-87.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3.010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作为信息技术与语言学的交叉领域,取得了迅速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同时也涌现出大量术语。文章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SSCI期刊中2015—2022年间发表的关于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1034篇文献作为数据源,运用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对高频被引文献及高频关键词术语进行可视化分析,从术语角度对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概括与分析,以期勾勒出当前国际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领域研究的整体轮廓。通过分析发现,近8年该领域主要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与教学3个主题展开。

    新时代外交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术语使用倾向——以“中国关键词”为例
    李澜
    2023, 25 (4): 71-78.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4.008

    文章选取了“中国关键词”新时代外交主题下的相关词条,分别检索了英文译文在英文网络新闻语料库(NOW)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中的记录,探察了中国政治术语在国际媒体和美国语境下的使用倾向。研究发现,近十年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但受关注的话题有一定偏向性,在亚非地区的关注度明显高于美洲地区,并且政治术语需要更加准确规范的译文。

    基于Neo4j的语言学术语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王浩学, 王兴隆
    2023, 25 (3): 18-26.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3.003

    此研究以《语言学名词》为数据源,使用Neo4j图数据库,采用自顶向下的图谱构建模式,融合事件理论与事理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生成语言学术语知识图谱,直观展现语言学术语内部的五类属性值及术语节点之间的九类关系,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学科知识图谱构建模式,对语言学术语知识图谱的部分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语言学术语知识图谱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中医针灸经穴英译现状研究
    黄光惠, 岳峰, 宋枫, 余传星
    2023, 25 (3): 59-65.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3.008

    为促进经穴名英译本的统一,研究考查了针灸经穴英译现状,分析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针灸经穴英译的必要性,并对中外针灸经穴英译的五个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经穴英译策略是直译为主、音译为辅、意译补充,其统一度较高。但译本统一度不够,在多个译本的选取上,宜选取保存医学意义或文化意象的译文。在新时代,应重视经穴名的英译,促进经穴名英译本的统一,让针灸走向世界的同时,助力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

    技术赋能下的术语翻译与术语管理——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中国乡村变迁》的英译为例
    龙昱琼, 周小玲
    2024, 26 (2): 49-58.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2.007

    迅猛发展的语言智能技术及工具有助于提升大型翻译项目中术语的翻译质量和管理效率。文章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中国乡村变迁》的英译为例,探讨利用语料库技术、CAT技术和ChatGPT解决人工识别术语效率低、术语预翻译结果不佳、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文章设计并实施了基于Sketch Engine、云译客和ChatGPT的术语翻译及管理流程,较为快速、准确地整理了高频术语表,创建了双语术语库并实现了术语存储、检索、维护及分享。结果显示,Sketch Engine术语自动识别功能的精确率达到约69.35%;云译客平台的智能化程度高,使用简单流畅;ChatGPT在辅助术语的译后编辑过程中能快速提供专业知识、背景信息及翻译建议等。可见,所提出的流程能有效地提升术语的翻译质量和管理效率。

    认知视角下政治话语中缩略式术语的英译研究
    杨倩
    2023, 25 (3): 27-3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3.004

    翻译政治话语中的缩略式术语,一直存在形式翻译与意义翻译之争。“读者取向”的观点认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传递意义,缩略形式很难被外国读者理解。而“以我为主”的观点认为缩略形式有提示意义和联想记忆的功能,彰显出中国政治话语的特色和文化自信。本研究试图从认知角度对这两种取向之争提出新解释。对2013―202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500多处缩略式术语的英译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数字式和隐喻式缩略术语倾向于使用保留形式、补偿意义的翻译方法,而缩合式缩略术语多采取放弃形式、传递意义的翻译方法,这是由生成缩略术语的认知方式决定的。文章提出对应的英译提升对策,以期助力于中国政治话语特色表达的对外翻译。

    基于语料库的五禽戏术语西班牙语翻译研究
    洪鎏鎏, 朱玉彬
    2023, 25 (3): 88-96.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3.011

    五禽戏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用来指称五禽戏概念的术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浓郁的传统气息。文章以自建平行语料库中提取的双语术语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五禽戏术语的西班牙语翻译方法及现存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译者通过综合采用音译、意译、直译、加注等多种翻译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恰切地传递了五禽戏术语蕴含的功法与文化内涵,但是部分术语译名也存在误译、一词多译、硬译、漏译的翻译问题。译者应制定统一的术语翻译原则,加强术语规范意识,在充分考证术语由来、准确理解术语概念的基础上,灵活使用翻译方法,从而提升五禽戏术语翻译的准确性,促进五禽戏的对外传播。

    术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探究
    陈海霞, 梁红
    2023, 25 (3): 3-10.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3.001

    认知社会语言学融合了认知模型对意义的研究和基于用法的语言模型研究,使语言变体研究获得了崭新的研究空间和研究方法。术语会因不同的科学交际情境和不同使用群体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发生术语变异。文章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术语定名变异、行业用语变异、情感参与变异等多种社会与认知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术语会因为认知体验、社会环境、情感参与等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认知社会语言学角度的研究有利于使术语变异的过程、根源得到更清晰的阐释。

    生物分类阶元名——特殊的专业术语
    霍春雁
    2023, 25 (4): 79-87.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4.009

    生物分类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对生物学的最大贡献是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生物物种分类、鉴定与命名方法,由此产生的大量生物分类阶元名也一直在生物学各分支学科中广泛使用。生物学科术语词典里也会收录这类名称作为词条。但是由于存在对生物分类阶元名的专业术语特征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导致部分词典中出现了局部术语层级关系紊乱、词条重复、术语与概念名实不符等不规范现象。文章对生物分类阶元名的特殊专业术语属性做了深入阐述,对此类现象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以期为业界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SCI论文语料库的中医涉新冠疫情术语调查及英译分析
    丘晓媛, 谭珍珍, 刘帅帅
    2023, 25 (3): 66-71.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3.009

    本研究建立了涵盖3007篇关于新冠感染SCI论文摘要的语料库,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工具Sketch Engine, 根据词目、词汇密度及词汇覆盖率等多维量化指标,找出中医SCI语料库区别于西医SCI语料库的高频术语并进行词汇特点和英译分析,从受众角度考量海外读者在理解相关中医学术译文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在未来的中医英译实践中改进这些问题,以进一步提升中医海外传播的实效性。

    数智治理概念体系构建:要素、特征及关系
    徐明月, 安小米
    2024, 26 (3): 47-56.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3.006

    为厘清数智治理这一术语的核心概念及关系,文章对文献中10个“数智治理”的代表性定义进行解构和分析,构建了数智治理的概念体系。基于构建的数智治理概念体系,从概念要素、内涵特征及关系等方面对数智治理进行了阐释,并以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社会、技术以及社会与技术的交互视角对数智治理概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数智治理概念体系,凝聚数智治理共识,为数智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台湾术语建设及术语相关研究管窥
    杨志霞, 曾泰元
    2024, 26 (4): 35-45.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4.005

    随着大陆和台湾地区交流的日益密切和频繁,加强两岸术语研究工作的交流与互鉴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对台湾地区术语建设的管理结构、历时发展、已有成果,两岸共同编纂术语工具书的合作成果,“乐词网”术语搜索及资源在线平台,两岸共同建设的“中华语文知识库”及其他语料库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全面梳理。对台湾地区在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与术语相关的研究进行了主题抽样分析,借助文献计量学工具VOSviewer进行了可视化呈现。揭示了台湾学者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术语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热点议题。以期为众多两岸术语研究者、语言爱好者提供研究与学习的素材和途径,助力两岸学者的沟通与合作,并确定未来协作努力的方向,也为两岸的术语建设、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撑。

    海峡两岸人文学科专名译写对比研究
    黄行
    2024, 26 (4): 26-34.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4.004

    根据外语科技名词译写通则,专名用音译,通名用意译。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由于多年来采取不同的科技术语定名译名的原则和方法,以致两岸之间纯中文语境的学术表述与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即两岸人文学科专名译写的差异。文章通过两岸地名、民族学、世界历史等人文学科专名译写异同实例的分析认为,制定和实施统一规范的外语专名中文译写规则,是解决两岸人文学科专名译写差异问题的基本方法。

    试论语言规划的学科术语建设
    张日培
    2024, 26 (1): 90-96.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1.013

    术语规范是语言规划的重要内容,语言规划自身的学科术语规范也面临迫切需求。语言规划的学科术语建设应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和政策性原则,要针对人文社科术语的特殊性,从语言规划的学理逻辑出发,科学推进术语收集整理、概念体系建构、歧异术语消歧等工作;应构建政府和学界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术语工作体系,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基础建设,强化面向术语应用的语言服务理念,重视面向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的术语翻译工作。

    语言产业视角下术语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李艳
    2024, 26 (1): 75-8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1.011

    术语资源相对于自然语言资源而言,是经过专业加工的特殊语言资源。如果我们将这一次加工看作一个命名、规范化的过程,那么,以其为对象开展的产品化、商品化过程,可以称为二次加工。文章探讨了对术语资源进行二次加工的逻辑起点和内在机理,认为术语产品分为非营利性质的公共术语产品和营利性质的术语商品,对术语资源进行产品化、商品化开发,是实现包括公共术语服务在内的整体术语服务走向良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语言产品、语言需求、语言产品消费与供给等语言产业研究视角对术语产品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

    基于视觉语法的多模态建筑术语库构建理据与路径
    王海峰, 刘小青, 高金岭
    2023, 25 (4): 21-31.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4.003

    近年来术语库的建设如火如荼,成为学界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以往术语库建设多囿于文本术语对的单一模态,因而存在一定的阐释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的存在给新时代术语库的研制和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针对“建筑术语”的多模态性,文章尝试对多模态术语库的构建理据进行探讨,在视觉语法理论视角下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3个层面映射建筑术语的多模态特征,同时介绍了多模态建筑术语库的具体研制及加工路径,进而探究多模态建筑术语库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中国特色建筑术语库的构建及应用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三个平面视角下科学术语泛化概念整合与讨论
    李向华
    2023, 25 (3): 11-17.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3.002

    传统科学术语泛化研究侧重于语义视角,这很难解释泛化后术语语用功能的增效和句法性质的变化。实际上,语用和句法也是引起术语泛化的重要因素。这三者的合力可看成是思维整合的过程。通过改进Gilles Fauconnier与Mark Turner概念整合框架,使之可容纳语用和句法因素并将层创空间的整合过程提升为层级结构,从而构建出一个多维度综合性思维整合模型,可从认知角度解释科学术语泛化的多维动因、过程以及语用增效的理据。

    基于术语主题分析的出版行业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范波, 贾广胜, 张智, 范林海, 王力, 张运良
    2023, 25 (3): 44-5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3.006

    出版产业相关管理和研究人员在规划和决策时,离不开行业技术现状分析。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Derwent Innovation Index数据库中有关出版业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的相关论文和专利,以术语主题分析为手段,从基础和应用两个角度梳理和分析了当前出版业知识服务中的热点技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出版基础技术更关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出版应用技术则更关注数字广告和区块链技术;出版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均非常关注在线教育服务技术;未来随着版权保护、元宇宙等领域的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必将在出版行业知识服务中获得更大发展;建议在《编辑与出版学名词》等相关术语的编纂过程中,适当吸纳相关术语主题分析的结果。

    聚焦术语的专业话语分析——以“一带一路”话语为例
    彭懿, 杜莉娜, 张雪莹
    2024, 26 (4): 80-9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4.010

    专业话语分析,作为术语认知话语分析理论的改进,由之前的术语视角明确拓展至专业学科视角,主要包括话语的专业辨识、话语的专业解读和话语的综合分析三个步骤,旨在聚焦于术语的专业视域鉴察和话语理解,促进大众对话语中专业内容及其使用的理解等。文章以“一带一路”话语为例,开展专业话语分析,在建立相关话语语料库与术语表之后,分析其中代表性术语“一带一路”的认知语义与语法,综合术语和话语中的其他语言表征以及专业学科视角的三原则评估话语。研究发现:术语“一带一路”的核心认知机制为概念转喻,涉及结构省缩等构式化过程;与该术语相关的普通话语语境,基于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构建起专业框架与普通框架之间的联系;话语真实性与积极性的提升方式包括引用权威专家言论,兼用高值与低值情态词,少用人称主语和模糊性词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