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文章

    中国科技术语2004 Vol.6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名词工作掠影(封三)

    医学名词研讨会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专家访问全国科技名词委

    海峡两岸测绘学名词讨论会

    维也纳大学布丁教授访问全国科技名词委
    海峡两岸术语交流活动(封二)

    与会两岸信息科技领域专家合影




    参访台湾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活动
    为钟南山更名“非典”叫好
    2002年底震惊世界的一件大事,就是在国内外许多地方发生了一种突发性的危害极大的新型肺炎,其紧急性、未知性以及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人们来不及研究,为其确定一个准确的名称,致使前后有十几种叫法(或意见),例如“原因不明肺炎”、“非典型肺炎”、“非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病因不明肺炎”、“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等等。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先后也有多种称谓,例如“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其中SARS在国内外华文媒体按音译有“萨斯”、“沙司”、“沙士”、“沙斯”、“沙示”等多种用法。经过一年使用中选择,目前国内媒体流行的叫法为“非典”,而医学界很多专家直接用SARS。这两个名词的共同特点是简洁、上口,很快通过各种媒体流行开来。但是绝大多数专业内外人士都普遍认为“非典”不准确、不科学,SARS也有缺点。本刊曾于2003年第2期组织16位专家讨论SARS的命名。大家一致认为不应叫“非典”。多数专家认为暂时用SARS、萨斯[病],也有专家建议学名为“[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但一直没有确定规范性的命名。
    这一问题在今年三月份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由政协委员钟南山院士提出,在医卫界委员的热烈支持下,钟院士当即写了紧急提案。一个疾病命名的问题在国家最高层会议上受到政协委员和科学家们的重视,并作为紧急提案提交,我们为此叫好。
    科技名词在科研、教学以及学术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准确、不科学的名词会影响人们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会给教学、科研和交流带来障碍。钟南山等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有关部门应尽早确定公布SARS的汉语规范名。
    本刊编辑部
    相关链接:钟南山称“非典”提法不科学(本刊13页)
    被引次数: Baidu(3)
    努力规范社科术语 繁荣发展社会科学
    龚益
    今年初中共中央发出的第3号文件,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文件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了落实中央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规范社科术语的问题已经提上日程。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推进实现社会科学术语的规范化,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任务。
    语言是思想的表达,术语是学问的凝缩。术语是语言的一部分,术语是学术的语言。为了更好地传播知识、技能,进行社会文化、经济交流,提高学术研究和成果扩散的效率,必须选择使用规范化的术语以指称所要表达、传播的思想。不同的概念要用不同的术语来说明,惟其如此,才有展开真正学术意义的讨论的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概念大量涌现,必须用科学的、规范的方法定义、指称这些概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当中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发达的自然科学,也应该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自然科学的“发达”而言,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定位在“繁荣”。所谓繁荣,当然是指学术空气、学术思想的繁荣,提倡百花齐放,允许百家争鸣。争鸣就是多种学术观点的表达。然而,在这些“争鸣”当中用以表述概念和事物本体特点、特征的语言词汇必须具有“规范化”的属性。用一句话概括,可以这样说:“社科术语规范化,不是统一思想,而是同一语词表达。”
    一、科学文明与术语传统相伴而生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党领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实质上就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延续和传承。
    中华民族具有古老的科学文明和悠久的术语传统。在术语思想方面,以孔子、荀子为代表的先贤哲人一贯强调“正名”,提倡“名正言顺”。他们的这些思想,即使以现今时代的眼光审看,仍然具有积极意义。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十分发达,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曾经占据重要地位,其科技名词术语的出现也是最久远的。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即用“今日、今夕”表示当天,用“昔”表示过去,用“旦”表示上午,“夕”表示下午。[1]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第一部辞书《尔雅》中就收列了不少术语,包括人文科学、应用科学、自然科学初始的名词概念。唐代《一切经音义》注释了佛教用语。北宋年间的《营造法式》规定了建筑业的术语。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命名了大量动物、植物和矿物。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创造了大量农业、土壤和水利工程方面的术语。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大量工程技术术语。其他如清代的《格致镜源》以及1936年编纂完成的《辞海》等大量著作都表明我国在术语工作方面早已存在严密的命名和释义原则,其术语反映了概念,而且不少术语的释义采用了定义式的方法。从元代开始,西学东渐使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概念大量引进中国。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Ricoi .Matthleu)来华以后,中国学者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如《几何原本》、《天文举要》、《测量要义》、《金石鉴别》、《地学浅释》、《化学鉴原》、《天演论》等等。在这些译著中,简明、精确地创立了一批反映科技新概念的译名。[2]在外语辞书方面,早在明代,就有《华夷辞典》问世,其中译有西天语(梵语)、阿拉伯语等基本词汇。[3]
    术语随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随知识的传播与交流而出现规范统一术语的需求。1904年,由杜亚泉(1873~1933)翻译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学教科书《植物学矿物学》和《最新矿物学》,其中引进、创造了很多新矿物名称和名词术语。[4]190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物理学语汇》、《化学语汇》,这是中国最早出版的审定科学词汇。1915年中华工程师学会出版的《华英工程字汇》,是由中国学者自编的最早出版的专科辞书之一。这本书的编译,花费了中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先生将近二十年的时间。[5]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科技名词审定的专门机构成立于清朝末期的宣统元年(1909年),当时在大学部设立了科学名词编订馆。[6]辛亥革命胜利后的1912年,江苏教育会的理化教授研究会审定了物理和化学名词;中华医学会组织了医学名词审查会;1915年相继审定了化学、物理学、数学、动物学、植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名词;1918年中国科学社起草了科学名词审定草案,1919年成立了科学名词审查会;[7]1928年成立了译名统一委员会。截至1931年,共审定各学科名词(草案)14部。形成了中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史上的第一次小高潮。1932年国立编译馆成立,在当时的教育部主持下组织专门队伍开展了多学科的名词术语审定。[6]1938年提出了《算学名词汇编》,经有关部门推行使用。截止到1949年底,审定了包括经济学名词(3625则)在内的科学技术各学科名词草案近60种,[7]形成了中国科技名词术语统一工作的第二次高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术语的规范与统一。1950年委托中国科学院编译局接管了原国立编译馆审定的各类名词术语草案,并于1950年4月6日批准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任命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为主任委员。这个委员会归属在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下,分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时事、文学艺术五个组。截止20世纪60年代,审定、公布、出版了各学科名词术语百余种。[6]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名词审定工作中断,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得以恢复。回望历史,找寻社会科学术语规范的足迹,我们注意到一个鲜明的事实:只有在国运昌隆的时代背景下,才能期待术语,尤其是社会科学术语规范事业的振兴。
    二、术语规范工作是社会进步的晴雨表
    繁荣科学,术语是纲,强调规范,纲举目张。术语是科学的基础,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定要求术语规范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术语规范工作开展的深入程度,正是反映社会发展和进步程度的晴雨表。从历史上看,经历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后的中国,百废待兴。当时国家看到了名词工作的重要性,还有几位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从事名词工作的同志给中央领导写信,要求国家成立名词工作的机构,并且国务院万里、方毅、张劲夫、李鹏等许多领导人都对一份有关的文件作了批示,由中国科学院组织、促进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成立。名词委的正式成立与其说是名词工作的进步,不如说是科学进步的一部分,因为名词工作是科学的一部分。看到了落后,就要奋起直追。[8]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和公布科技名词的权威性机构,1985年4月正式成立。此后掀起了中国科技名词工作新的高潮。国务院于1987年8月12日明确批示: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国函(1987)142号]。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现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现国家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在联合通知中明确要求:1.各新闻单位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宣传名词统一的重要意义,带头使用已经公布的名词;2.各编辑出版单位今后出版的有关书刊、文献、资料,要求使用公布的名词。特别是各种工具书,应把是否使用已公布的规范词作为衡量该书质量的标准之一;3.凡已公布的各学科名词,今后编写出版的各类教材都应遵照使用。
    全国科技名词委负责制定我国科技名词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负责组织科学技术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推广应用工作,其中包括开展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国华语地区科技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组织科技名词术语的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其具体工作,就是拟定科技名词术语审定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步骤,组织审定科学技术各学科名词术语,并予以公布。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广电总局、知识产权局、国家语委分别委派有关领导同志担任正副主任。在中国科协各专业学会密切配合下,逐步建立了各专业审定分委员会,形成了一支由各学科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宏大的审定队伍,负责审定各学科的名词术语。迄今,已经按学科组建了60个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2000多位科学家参加审定并公布了包括理、工、农、医各领域50多个学科的名词术语,其中已经和正在加注定义的学科术语有10多个(潘书祥提供)。
    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一届委员会主任由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担任。第二届、第三届和第四届主任委员均由著名化学家卢嘉锡教授担任。现任主任委员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担任。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组成常委会。由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聘请我国各学科著名学者、专家、教授100余人担任全国委员。事务中心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办事机构,负责执行委员会的各项决议,组织实施名词审定任务和海峡两岸名词对照与统一工作,协调各学科分委员会的工作,编辑出版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推广使用规范名词,建立相关网络与咨询服务,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并处理名词委的日常事务。全国科技名词委于1998年12月25日创办出版了刊物《科技术语研究》,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术语的研究和规范化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在2000年6月15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全体委员会上,人们看到科学术语规范化的领地已经开始包含了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以当年第3号文件的形式提出意见,强调要像发展自然科学一样“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说明中国的社会科学已经进入成熟的科学序列,同时也预示着一个社会科学术语规范化的高潮正在到来。
    三、实现术语规范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术语,是现象和状态以及学术观点的抽象描述。不论统一与否,术语始终存在。学术交流促成“术语”的大发展和大集成。[9]在不存在交流,或很少交流的情况下,术语规范和标准化都不是明显的问题。只有在需要交流,特别是较高层次学术交流,出现观点差异的时候,术语规范的问题才会显露。早在1950年建国之初成立,归属于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下的“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中的五个小组中,已经有社会科学单独列为一组。这可能与当时担任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先生同时也是社会科学家的身份不无关系。另外,新中国诞生伊始,出现了全新的“社会”,人们由此对“社会科学”寄予厚望。然而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间,科学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研究并没有多少进展。在无需交流的环境下,术语统一与否,术语定义的确切与否自然无关紧要。1957年起,在一场反右运动,以至其后的历次社会变动、政治浪潮中,虽然滋生了许多新颖奇特的政治名词,却很少产生术语交流的需求。然而,历史总是在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渐入佳境,社科术语的规范问题加快浮出水面。值得庆贺的是,在中国社会科学界重视术语规范问题的有识之士并非少数,不少专家学者利用各种渠道呼吁开展并积极推进社科术语规范工作。1986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即成立了“社会科学资料分类法研究”课题组;1987年决定研制《社会科学检索词表》;1993年《社会科学检索词表》正式通过国家鉴定;199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10]再如,2000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海峡两岸及香港人文社科译名研讨会”也是社科术语规范的典型工作。如果同时考虑澳门问题,术语和译名规范将会成为两岸四地开展学术合作的良好契机。
    2000年6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江蓝生副院长倡议规范社会科学名词术语的发言成为备受关注的亮点。这是整整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界的高层领导首次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工作的盛会。在术语工作全国委员会上正式提出社科术语规范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她的影响将远远超过社会科学术语标准化本身。如同自然科学一样,随着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各项研究工作的展开,学术讨论与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规范社会科学名词术语将成为亟待解决的事情。如果说统一科技名词术语是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的话,那么,按照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逐步进行名词审定,发布规范的名词术语,对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从科学发展的意义上说,社会科学术语的规范化,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具体标志。
    术语是学问的细胞。[11]基本术语是学术研究和理论建构的基础。[12]中国的学者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关于术语的探究。而由于术语,特别是翻译术语带来的问题,也让中华民族付出了足够的代价。[13]两千年前,秦始皇完成了“书同文,车同轨”的统一大业;九十多年前,中国开始有了从事科学术语统一工作的专门机构;五十年前,社会科学名词的规范问题已经为有识之士所提出;新中国社会科学术语规范的历程,恰似巨人行路,一步五十年。科学兴,术语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带给我们春天的消息,2004又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年份:当社会科学真正纳入科学范畴的时候,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加理想的未来。
    简讯
    李玉英
    2003年12月14日至20日在台湾地区台北市师范学院召开了海峡两岸测绘学名词研讨会。共有30位两岸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两岸专家共同主持召开。会上,海峡两岸专家对5000余条测绘学名词进行对照讨论。对二审稿基本达成共识,暂定2004年在祖国大陆召开二审会,审稿出书。在这期间,还召开了海峡两岸地理信息系统名词研讨会,对经过对照的2000余条名词逐条讨论,并最终定稿,准备出版。

    (李玉英)
    第六批天文学新名词
    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和《科技术语研究》从1991年到2002年分五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1313个。下列是第六批新词102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审定。
    下列天文学名词仍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A
    阿塔卡马毫米波大天线阵 Atacama Large Millimeter Array,ALMA
    奥尔特云彗星 Oort Cloud comet
    奥尔特云天体 Oort Cloud object
    B
    暴燃 deflagration
    暴燃波 deflagration wave
    暴震 detonation
    暴震波 detonation wave
    C
    超大能量恒星爆发 super-energetic stellar explosion
    超共振 super-resonance
    超密星系核 ultracompact galaxy nucleus
    创神星(小行星50000号) Quaoar
    磁坍缩 magnetic collapse
    D
    大视场成像器 wide field imager,WFI
    氘瓶颈效应 D battle
    低金属度 low-metallicity
    地外尘 extraterrestrial dust
    第一代恒星 first star
    电声响 electrophonic sound
    多重飞掠 multiple fly-bys
    E
    二度视场红移巡天 2dF Survey,Two-degree-field redshift survey,2dFS
    F
    反常X射线脉冲星 anomalous X-ray pulsar,AXP
    非重子暗物质 non-baryonic dark matter
    富金属球状星团 metal-rich globular cluster
    G
    高空大气制动 aerobraking
    国际空间站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
    H
    河外双星 extragalactic binary
    恒星微变和振荡望远镜 Microvariability and Oscillations of Stars Telescope,MOST
    红移畸变 redshift distortion
    “火星快车”空间探测器 Mars Express
    “火星探险漫游者” Mars Exploration Rover
    J
    “机遇”号火星探测车 “Opportunity” Mars Exploration Rover
    极端磁化中子星 magnetar
    交叉过渡区 avoided crossing
    径移吸积流 advection dominated accretion flow
    K
    可见光-红外巡天望远镜 Visible an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
    空天飞机 space-air vehicle
    夸克星 quark-star
    L
    莱曼断裂方法 Lyman break method
    莱曼断裂星系 Lyman break galaxy
    类喀戎型天体 Chiron-like object
    类太阳振荡 solar-like oscillation
    类小行星彗星 asteroid-like comet
    类星体核 quasar core
    类星体喷流 quasar jet
    类星体晕 quasar halo
    冷却率 cooling rate
    冷星系际介质 cold intergalactic medium
    砾石堆结构 rubble pile structure
    量天尺 cosmic yardstick
    亮星系核 luminous galaxy nucleus
    “猎兔犬2”火星着陆器 “Beagle 2” Mars lander
    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 Lincoln Near-Earth Asteroid Research,LINEAR
    六度视场星系巡天 6dF Galaxy Survey,Sixdegree field galaxy survey,6dFGS
    螺度 helicity
    M
    冥王星-柯伊伯带飞掠 Pluto-Kuiper Belt flyby
    木卫十七 Callirrhoe
    木卫十八 Themisto
    木卫十九 Megaclite
    木卫二十 Taygete
    木卫二十一 Chaldene
    木卫二十二 Harpalyke
    木卫二十三 Kalyke
    木卫二十四 Iocaste
    木卫二十五 Erinome
    木卫二十六 Isonoe
    木卫二十七 Praxidike
    N
    内激波 internal shock
    P
    贫金属球状星团 metal-poor globular cluster
    R
    热辐射成像系统 Thermal Emission Imaging System,THEMIS
    S
    散盘型天体 scattered disk object,SDO
    双小行星 binary asteroid,double asteroid
    双行星 binary planet
    T
    太空气候 space weather
    坍缩不稳定性 collapsing instability
    特亮星系核 ultraluminous galaxy nucleus
    天体层析摄像 astrotomography
    通古斯型近地小行星 Tunguska-class NEA
    W
    外激波 external shock
    外星类地行星 exo-Earth
    外星类木行星 exo-Jupiter
    微类星体 microquasar
    韦布空间望远镜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
    温热星系际介质 warm-hot intergalactic medium,WHIM
    无生命行星 nonliving planet
    X
    相参成像和微角秒天体测量 Phase-Referenced Imaging & Microarcsecond Astrometry,Prima
    消零干涉测量 nulling interferometry
    消零干涉仪 nulling interferometer
    星系核 galaxy nucleus
    行星迁移 planet migration
    Y
    雅尔可夫斯基效应 Yarkovsky effect
    “勇气”号火星探测车 “Spirit” Mars Exploration Rover
    有环行星 ringed planet
    宇宙透镜巡天 Cosmic Lens All-Sky Survey,CLASS
    原恒星 primordial star
    原星云 proto-nebula
    原亚星云 proto-subnebula
    越地小天体 Earth-crosser
    月基天文台 lunar-based observatory
    Z
    造父距离尺标 Cephied distance scale
    致密星系核 compact galaxy nucleus
    中介质量黑洞 intermediate-mass black hole
    自动化全天巡视 All-Sky Automated Survey,ASAS
    2003年我国科技名词聚焦
    本刊编辑部
    科技名词,作为一种符号表征,在承载知识的同时,也衍射出社会万象。因为一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总会在这个社会使用的语言中留下痕迹。2003年是我国科技、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一年,但是,也可以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多事之年。编辑部对2003年诸多事件进行了梳理,从中提取了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并结合事件进行介绍,从科技名词的角度来对已经过去的2003年作以回顾。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002年11月在我国广东省部分地区悄然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始发期后,扩散到我国内地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全球共波及亚洲、美洲、欧洲等32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8月7日公布的疫情,全球共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中国内地总发病数达5327例,死亡349例。该病的流行给我国2003年二季度的国民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也给当时百姓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一定影响。全社会都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给予极大关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防治“非典”的阶段性重大胜利。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炎性浸润影;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是其重要特征。重症病例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并可迅速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其传播方式为: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含有“SARS冠状病毒”的气溶胶经空气传播、手接触传播等。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定名上似乎还可以商榷,随着对该病研究的深入和认识的提高,也许会给该病起一个更确切的名字。
    艾滋病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出现,至90年代被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为规范名词,可以说,它不是新词。但是,基于如下理由,我们认为它仍然是2003年的焦点名词。2003年12月份,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在2003年里,全球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500万人新感染上艾滋病,达到了历年来的最高峰。日前,据我国卫生部报告,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4万人,其中艾滋病人约8万例,居亚洲第2位。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据估计将以30%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1000万!中国正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高峰期。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地坛医院,与艾滋病患者交谈;吴仪副总理走进了中国有名的艾滋病村——文楼村两户艾滋病患者家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清华的讲坛上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拥抱,赢得众人瞩目。我国著名科学家何祚庥、曾毅、钟南山等22位院士联名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防治艾滋病的“121联合行动计划”,为艾滋病防治、科研事业捐助善款;重庆市红十字会等组织出资救助4名“艾滋孤儿”,让人备感社会真情。2003年,艾滋病感染者的犯罪现象也比较突出,杭州警方从扒窃人员中累计查出了100多个自愿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而感染的原因居然是为了逃避警察抓捕。如何处理此类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公众拭目以待。
    外来种入侵
    食人鲳撕扯活鱼的情景,不知让多少人心惊胆颤,这种号称“水中狼族”的小鱼,就是外来种。
    外来种,是经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一个规范名词。对外来种入侵的关注,在去年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外来种入侵的主要危害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调查,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外来有害植物107种,外来害虫32种,外来病原菌23种,这些有害外来种已经入侵了我国大多数生态系统,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心腹之患。
    目前已有16种外来种在我国形成严重危害,据统计,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日本松干蚧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在我国每年已达150万公顷左右。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农业入侵的害虫近年来每年严重发生的面积达到140万至160万公顷。由此造成的农林业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已达574亿元,相当于海南省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入侵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的豚草,入侵西南地区的紫茎泽兰和飞机草,入侵广东的薇甘菊,在我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作饲料引进的空心莲子草(水花生)与凤眼莲(水葫芦)、沿海省区引进的大米草等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和荒地,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
    我国专家呼吁要求严格防止和消灭外来入侵有害物种。而我们普通百姓应该怎么做呢?至少,你从国外带回一束鲜花或一只蜗牛之前,您一定要想想会不会有什么后果。
    井喷
    可以肯定,2003年岁末发生在中国重庆市开县,造成230多人死亡的“12·23”气矿井喷特大事故,在环境和人的价值被越来越看重的新世纪,使井喷也成为众人瞩目的名词。
    井喷是石油或石油气开采中非常忌讳的事故。钻井时要把泥浆注入井管来平衡地下地层对油气的压力。但是,当勘测时对地下压力测试不准或注入的泥浆密度太低,或出现地层压力突然变大等情况时,井管中的油或气喷出地面或流入井内的其他地层就发生了井喷。井喷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的着火,造成对环境和人较大的危害。井喷发生后对其控制的方法叫压井,压井主要有司钻压井法和工程师压井法,司钻压井法是先把井里的气或油排出来,再用重泥浆替换原来太轻的泥浆,这种方法需要时间较长,在加重设备不足的时候时常使用。工程师压井法是在计算好需要泥浆的量以后一次性打入井管的方法,这种方法较快,但物资上必须有保证。
    虽然类似的气矿井喷事故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两起,但这次造成的危害和灾难是空前的。井喷,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名词。
    龙芯
    “龙芯1号”中央处理器(CPU)2002年9月28日在北京的正式发布,“龙芯”两个字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龙芯2号”中央处理器(CPU)于2003年12月20日的正式亮相,使“龙芯”更深深地印在公众的心中。我们总是对新生事物充满期待,对襁褓中的婴儿寄予厚望,那么更有理由盼望“龙芯”在祖国科技工作者的精心照料下,早日长大成才。
    “龙芯2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用于桌面和笔记本个人计算机(PC)的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其主要应用目标是Linux桌面PC、安全服务器、网络防火墙等,其低功耗的版本也可以用于网络计算机(NC)、无盘工作站等瘦客户机。它是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惟一的一个64位通用CPU,直接面向高端市场。到2004年中期,采用0.18微米的工艺,实现主频500MHz、SPEC CPU 2000测试分值超过300的64位通用CPU芯片。SPEC分值的指标意味着这款芯片的实际性能是龙芯1号实测性能的10~15倍。
    “龙芯”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在核心芯片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完成了一个历史的跨越。对国家政治、经济、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大大推动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龙芯”作为术语恐有牵强之感,但它在2003年给予我们强烈的冲击和太多的期待,使我们难以割舍。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
    中国电信“宽带极速之旅2003”活动于2003年5月15日拉开帷幕。“无限宽带梦想、星空闪耀光芒”在我国掀起了一波宽带浪潮,萦绕在众多国人心中许久的宽带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2003年中国宽带市场爆发出空前的活力,宽带的用户数量开始急速攀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宽带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
    伴随宽带进入我们视线的曝光率最高的一个术语就是ADSL。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宽带甚至就等于ADSL。那么,ADSL到底是什么呢?
    ADSL是DSL(数字用户线)家族中最常用,最成熟的技术,它是英文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的缩写。汉语的名称应该是“不对称数字用户线”。它是运行在原有普通电话线上的一种新的高速宽带技术。所谓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上行速率(最高1Mbps)和下行速率(最高8Mbps)的不对称性上。它因其下行速率高、频带宽、性能优等特点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成为继调制解调器(MODEM)、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之后的又一种全新、更快捷、更高效的接入方式,被欧美等发达国家誉为“现代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快车”。
    干细胞
    2003年12月4日,北京人民医院,由志愿者杨曦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输入湖北白血病患者胡朝辉体内,这是北京首例同城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干细胞,因其不可估量的医学价值,更因其饱含着血浓于水的人间真情感动了千百万人,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名词。
    干细胞(stem cell)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分化潜能的细胞,保持未定向分化状态并具有增殖能力,在合适的条件或给予合适的信号,可以分化为许多不同类型的具有特征性形态、特异分子标志和特殊功能的成熟细胞。造血干细胞可从血液或骨髓中分离,能分化为血液和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类型,可有效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某些遗传性血液病。现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与以往的骨髓移植有所不同,采用将造血干细胞从骨髓中动员到外周血液中的方法,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造血干细胞,其余的血液回输到供者体内。非血缘关系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四百到一万分之一,甚至只有几十万分之一。干细胞技术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可能干预治疗一些临床难以治愈的疾病,如脊髓损伤、帕金森病、肝衰竭和癌症等,给人类战胜顽症带来了新的曙光。
    火星大冲
    火星一直是备受人类关注和令人充满遐想的星球。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意为荧荧像火,轨迹古怪,亮度变化大。2003年8月27日,这颗红色的星球迎来了6万年来与地球的“最亲密接触”,距离仅为5580万千米(而在去年的同一时间它们的距离为4亿千米)。8月29日,火星、地球与太阳几乎成为一线,形成了火星大冲的天象奇观。火星在大冲前后,亮度达到-2.9级,成为夜空中最耀眼的明星,吸引了全世界无数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的目光。
    冲(chōng)是天文学术语,其定义是当一个移动天体在天球上的黄道坐标中的经度(称为黄经)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时的天象。因此,只有地球公转轨道之外的太阳系天体才可能出现“冲”。亦即当外行星(轨道在地球轨道之外的大行星)或小行星运行到地球同侧,与地球、太阳形成一条直线时称为行星“冲日”,简称“冲”。火星冲日指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间相互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天文现象,每780天一次。因为火星的运行轨道是一个椭圆,地球运行轨道也是近圆,当火星冲日发生在火星的近日点时,距离地球较近,叫做火星大冲,火星大冲平均15~17年一次。这一次的火星大冲恰恰又发生在地球的远日点,再加上地球轨道平面与火星轨道平面间的角度非常小等因素,使得这次火星大冲成为6万年来最近的一次,而下一次与火星如此亲密的接触要等到公元2287年了。
    天文学界针对此次火星大冲进行了许多火星观测活动,人们用望远镜观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火星景观,这对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利用火星如此接近的距离,2003年6月,欧洲的“火星快车”、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先后飞向火星,这可以节省大量的燃料。现在,“火星快车”已顺利进入环火星轨道,“勇气号”和“机遇号”也已成功登陆火星。借此次火星大冲的契机,人类开始了探索火星的新一轮热潮。
    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一词,因2003年10月15日8时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神州”5号载人飞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而成为2003年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这个词随着航天员杨利伟胜利飞向太空,使它承载太多、太浓重的内涵。它充分表明:中华民族上天的千年梦想,一朝实现了;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是一个深具伟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有着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登上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强国之林。我们自豪地宣布:中国开始步入太空时代。它激励、振奋了中国人和全球华人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这次发射的飞船一开始就瞄准了当代最先进的第三代飞船——3舱式载人飞船,即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1个过渡段组成。
    载人飞船的发射、运行和返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系统的支持与保障。我国载人飞船工程是由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航天员系统、应用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和着陆系统等7个系统组成。
    数字电视
    更清晰的画面,500多套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实现互动——这是数字电视给我们勾画的未来场景。这种场景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已能听到她越来越近的脚步声。2003年9月,数字电视已开始在北京试播。2003年6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按规划,2008年全国部分地区实现高清晰数字电视播放,2010年全国基本实现数字电视播放。
    数字电视是电视数字化和网络化后的产物。其图像质量可以达到演播室的质量水平。传统的模拟电视看不到的,数字电视能看到,模拟电视做不到的数字电视做得到,这就是数字电视的独特之处。
    被引次数: Baidu(2)
    在全国政协讨论会上 钟南山称“非典”提法不科学
    郭爱娣
    3月4日上午,在全国政协41组医卫界委员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当场执笔写下了一份“为政协报告中的非典更名”的紧急提案,要求修改今年政协工作报告中“非典”的提法。下午5时30分,这份由30多位委员郑重签名的紧急提案,正式被提交给小组秘书长。
    众人建议钟南山发言
    上午10时,41组的讨论准时开始。早在一个小时前,钟南山已经坐到环形会议桌旁的座位上。他的对面,是本次讨论会的召集人,召集人为了会务问题,正和一些委员交流着。说话声并没有影响到钟南山,他静静地打开放在桌上的《政协工作报告》开始阅读。一个小时后,报告上已写满批注。
    讨论会第一个声音来自于钟南山身后,“对于医卫界,去年最大的事情肯定是抗击非典,医务人员的贡献最大。这方面,钟南山院士最有权威,我建议钟院士对此做出发言。”发言者是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委员。
    钟南山显然很惊讶,回过头注视着李连达委员。随后,这一建议得到委员们的赞同。
    非典两字不科学
    片刻后,钟南山左手拿着《报告》,右手托了托眼镜说:“感谢大家对我的认可,我简单说两句,政协工作报告第6页通篇提到去年抗击非典的顽强斗争,我个人认为,非典两个字是不科学的,也是容易混淆的。”
    会场内响起一片纸页的翻动声,委员们手中的《报告》都已展开。
    “非典是由四五十种病原体造成的一组疾病,而去年由冠状病毒引起大规模暴发的非典只是其中一种。我个人的看法是,要么就叫做SARS,要么就叫典型的非典型肺炎。”这个小幽默引起了委员们一阵笑声。
    “我们在教学中都不知道如何给学生讲,以后编教材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一位委员赞同地说。
    “如果现在不及时修改,以后用得越来越广泛就没法改了。”
    “我们应该搞个紧急提案,由钟南山执笔,大家联名,修改政协报告中‘非典’这个叫法,起码加个引号。”中日友好医院的罗爱伦委员建议说。这个建议再次得到多数人的赞同。
    10分钟写就紧急提案
    讨论在其他委员间继续进行。钟南山提笔飞快地在一张提案纸上书写起来。几分钟内,一份草稿已经完成。如他严谨的治学作风一样,钟南山在草稿上几经斟酌修改。10分钟后,他完成了200多字的正式提案稿,最后,他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份题为“为政协报告中的非典更名”的提案沿着桌子,从钟南山左边的委员开始传递,30多位委员在上面签上名字。
    紧急提案于下午正式提交。
    (摘编自京华时报2004/3/5 文/郭爱娣)
    汉语单词型术语的结构
    冯志伟*
    术语是人类科学技术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术语必须通过语言才能表现出来,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术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词型术语,一类是词组型术语。词组型术语都是由单词组合而成的。要理解词组型术语的结构,首先必须了解单词型术语的结构。
    1.语素
    语素(morpheme)是构成术语的最小语言单位。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
    汉语的语素从语音形式上看,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其中,以单音节语素占优势。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
    ——单音节语素
    例如:图,天,人,造,走,鲜,优,安,老,子,且,者,然。
    ——双音节语素
    汉语的双音节语素有两类:一类是从古代汉语遗留下来的“联绵词”,另一类是音译的外来语素、双音节语素中的每一个单独的音节不能表达独立的意思,只有两个音节结合起来才能作为一个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表达独立的意思。
    汉语的语素从功能上看,又可以分为自由语素和黏附语素两类。
    ——自由语素:这一类语素活动能力很强,不仅可以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而且,还可以单独成词使用,成为语言中最小的造句单位。
    例如:地,跑,红。
    所有的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都可以单独成词,它们都是自由语素。
    ——黏附语素:这一类语素都是单音节语素,它们的活动能力不强,不能单独成词,它们要与其他的语素相组合而成词。如“机,劳,老,小,子,者,然”。
    有的黏附语素只能黏附在其他语素之前,叫做前缀。例如,
    老:老板,老师,老鼠,老虎,老鹰。
    小:小吃,小丑,小费,小工,小结。
    汉语术语中常见的前缀如下:
    “反”:表示相反、反向或对立。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反函数,反对数,反正切,反粒子,反作用,反时针,反散射,反三角函数,反弹道导弹”。
    “超”:表示超过、超出。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超声波,超高压,超低温,超音速,超导体,超巨星,超固态,超氧化物,超几何级数,超精细结构”。
    “非”:表示不属于某类事物或某种范围。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非导体,非溶液,非零解,非金属,非极性键,非静电力,非偏振光,非电解质,非理想气体,非弹性碰撞”。
    “子”:表示某一事物的一部分。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子程序,子系统,子公司”。
    “相”:表示彼此相关。它构成的术语多为动词,少数为形容词。例如,“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相差,相斥,相邻,相等,相交,相切,相似”。
    “单”:表示简单纯一。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单质,单根,单相,单体,单色,单晶,单原子,单名数,单细胞”。
    “被”:表示受动。它构成的术语多数为名词。例如,“被加数,被减数,被乘数,被除数,被积式,被溶质,被诱物,被覆线,被吸附物,被开方数”。
    “多”:表示数量大。它构成的术语多数为名词。例如,“多相,多极,多细胞,多环路,多元酸,多面体,多边形,多项式,多极矩,多重线”。
    “总”:表示全部。它构成的术语大多数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总焓,总温,总压,总面积,总位移,总效率,总电导率,总信息量,总溶解热,总吸收系数”。
    “类”:表示类似。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类星体,类金属,类蛋白,类新星,类矿物,类地行星,类氢离子,类空矢量,类正弦函数,类辐射物质”。
    “准”: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当作某种事物、过程、状态或理论看待。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准直线,准光波,准卫星,准元素,准原子,准导电体,准电介质,准线性理论,准稳定状态,准静态过程”。
    “半”:表示不完全,或者表示介于肯定和否定之间。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半群,半影,半导体,半胶体,半透膜,半微量,半变态,半抗体,半透明,半流体,半自动,半衰期”。
    “自”:表示自身。它构成的术语为动词、名词、形容词。例如,“自乘,自激,自转,自旋,自感,自调制,自变量,自同步,自同态,自共轭,自相关函数”。
    “过”:表示超过某个范围或限度。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例如,“过乙酸,过电流,过电压,过氧化氢,过氧化钠,过氧化钾,过硫化钾,过硫化钠,过耦合,过扫描,过饱和,过稳定,过冷”。无机化学中的“过氧化某”和“过硫化某”指的是含有过氧基—O—O—和过硫基—S—S—的二元化合物。
    “分”:表示分支、部分。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分点,分力,分路,分米,分克,分音,分相,分对数,分压力,分矢量”。
    “第”:表示序数、次第。它构成的术语为序数词或由序数词和名词结合而成的名词词组。例如,“第一,第一项,第二层,第三列,第四维,第三纪,第二代”。
    “逆”:表示反向或对立。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例如,“逆定理,逆元素,逆矩阵,逆算子,逆时针,逆反应,逆运算,逆平行,逆卡诺循环,逆康普顿效应”。
    “不”:表示否定。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形容词。例如,“不等号,不等式,不变量,不变点,不尽根,不锈钢,不定积分,不同类项,不规则,不科学”。
    “无”:表示没有。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无理数,无机物,无线电,无旋场,无影灯,无穷大,无核区,无条件,无定型碳,无坐力炮”。
    有的黏附语素只能黏附在其他语素之后,叫做后缀。
    汉语术语中常见的后缀主要有:
    “性”: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它构成的术语为具有抽象意义的名词。例如,“惯性,弹性,塑性,酸性,碱性,反射性,腐蚀性,挥发性,对偶性,有界性,模糊性,概率性,离散性,层次性,任意性”。
    “度”:表示事物的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角度,弧度,散度,梯度,速度,密度,自由度,电离度,溶解度,灵敏度,离散度,可懂度”。
    “率”:表示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曲率,斜率,几率,频率,功率,圆周率,离心率,折射率,放大率,电阻率”。
    “化”:表示性质或状态的变化。它构成的术语多为动词,也可以构成名词。例如,“液化,汽化,氧化,风化,熔化,溶化,硬化,老化,蜕化,极化,量子化,机械化,电气化,名词化”。
    “体”:表示物质存在的状态。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气体,液体,固体,流体,刚体,导体,磁体,晶体,天体,绝缘体,类星体”。
    “子”:表示某种自成一体的单元。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原子,粒子,分子,量子,光子,电子,中子,质子,胶子,核子,黑子”。
    “质”:表示构成物体的材料。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媒质,介质,胶质,杂质,电解质,顺磁质,抗磁质,电介质,蛋白质”。
    “剂”:表示有某种化学作用的物质。它构成的术语是名词。例如,“试剂,氧化剂,还原剂,引发剂,干燥剂,防腐剂,催化剂,腐蚀剂,抑制剂,激活剂”。
    “物”:表示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化合物,混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氧化物,聚合物,参照物,媒介物,生成物”。
    “法”:表示某种方法。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合成法,图象法,速算法,变分法,优选法,焙烧法,数学归纳法,量子统计法,逐点测定法,历史比较法”。
    “式”:表示有某种规律或关系的符号的组合,或者表示某种方式。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等式,分式,因式,根式,代数式,行列式,方程式,分子式,化学反应式,质能关系式;串行式,并行式,模拟式,喷墨式”。
    “学”:表示有系统的知识学科。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声学,神学,光学,热学,力学,数学,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生物学,地质学,历史学,热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微波波谱学,数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太阳物理学,天体光谱学,天文年代学,宇宙纪年学,天文地球物理学”。
    “系”:表示彼此有联系的个体组成的系统。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晶系,星系,力系,参照系,坐标系,均相系,太阳系,银河系,光谱线系,元素周期系,直角坐标系”。
    “量”:表示事物的数量。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矢量,变量,重量,质量,能量,动量,热量,电量,流量,原子量,信息量,光通量,弹性模量,裂断模量”。
    “论”:表示某种学说。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数论,场论,函数论,概率论,信息论,控制论,相对论,量子论,天演论,潜在歧义论,气体分子运动论”。
    “炎”:表示某种炎症。它构成的术语均为医学名词。例如,“肺炎,肝炎,皮炎,发炎,脑膜炎,肠胃炎,腮腺炎,静脉炎,气管炎”。
    “素”:表示具有某种基本性质的物质。它构成的术语为名词。例如,“元素,核素,卤素,色素,同位素,纤维素,抗菌素,叶绿素,胰岛素,维生素”。
    “计”:表示测量的装置。例如,“比重计,电流计,电压计,磁强计,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雨量计”。
    “仪”:表示观测、演示或检验的仪器。例如,“光谱仪,陀螺仪,地球仪,质谱仪,经纬仪,天象仪,三球仪,月地运行仪”。
    “器”:表示某种仪器或器官。例如,“计算器,示波器,整流器,加法器,喷雾器,吹干器,听诊器,生殖器”。
    前缀和后缀可以结合起来同时附加在某个语素的前后,构成单词或词组。例如,“超星系,总效率,半自动化,非弹性体,非周期性,反铁氧体,准自由电子论”。
    在现代汉语术语中,语缀比在现代汉语的一般词汇中要丰富得多,这是现代汉语术语的特点之一。这些语缀多数是由具有实在意义的单词或词根逐渐虚化而来的。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的虚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例如,前缀“第”、后缀“子”等。有的正在虚化,现在仍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但这些意义一般是比较抽象、概括的。例如,上面所述的大多数语缀,特别是附加前缀(如“反、超、非、单、被、多、总、准”等),都还处于虚化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把它们看成单词。目前,这类语缀还在不断增加。这是现代汉语术语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汉语的语缀不仅可以附加在词根或单词上,还可以附加在词组上。例如,“反双曲函数,非线形规划,波粒二象性,同素异形体”等术语中的附加前缀“反、非”和附加后缀“性、体”。而在印欧语言中,语缀一般是不能附加在词组上的。这是汉语术语的又一个特点。加在词组之前的语缀,为了结构分析的方便,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当作单词来处理。
    汉语的语素从意义的虚实来看,可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此外还有少数语素是处于实语素与虚语素之间的,可以称为半实素。
    ——实语素
    实语素包括名素、动素、形素等。
    名素表示实体事物、数量、时间、方位等。例如:
    事物名素:天,地,石,木。
    数量名素:一,十,尺,斤。
    时间名素:年,月,日,晨。
    方位名素:上,下,左,右。
    动素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等。例如,
    行为动素:走,飞,见,闻。
    心理活动:想,忘,盼,思。
    变化动素:增,减,扩,缩。
    形素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等。例如,
    性质形素:高,大,美,红。
    状态形素:谦,恭,愉,速。
    实素中的自由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例如,“天,地,年,月,上,下,左,右”等可以单独成为名词,“一,十”等可以单独成为数词,“尺,斤”等可以单独成为量词,“走,飞,见,想”等可以单独成为动词,“高,大,美,红”等可以单独成为形容词。但是,实素中的黏附语素要与其他语素结合才能组成一个词。例如,名素“晨”要与语素“早”结合才能组成名词“早晨”,动素“思”要与语素“念”结合才能组成动词“思念”,形素“谦”要与语素“虚”结合才能组成形容词“谦虚”。
    ——虚语素
    虚语素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只是表示某种语法关系。例如,“和,的,着,了”。
    ——半实素
    半实素有一定的意义,但不像实素那样实在,大多数前缀和后缀都是半实素。例如,“第、员、反、超、非、单、被、多、总、准”。
    2.单词型术语的结构
    单词型术语是由一个单词构成的术语。研究汉语中词的结构,就可以了解单词型术语的结构。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可以单独使用。
    词可以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可以由多个语素构成。根据词的构成情况,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
    2.1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由于单纯词只由一个语素构成,所以,这个构成单纯词的语素必定是自由语素。
    绝大部分单纯词是由单音节语素构成的。例如,计算机术语“零,与,或,反,门,位,串,块,组,字,项,层,级,库,域,段,表,数,阶,序,道,带,区,行,帧,轴,芯,熵”等,都是单音节的单纯词。
    根据音节的多少,单纯词又可以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两种。
    单纯词中的单音词,有些值得加以特别的注意:
    “氢,氧,氮;碳,硅,磷;溴;铁,铜,银”等单纯词代表化学元素的名称。从汉字的字形上可以看出,每一个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都有明显的标志,它们带有表义的偏旁。非金属元素的中文名称带有“气”字头(“气”)、“石”字旁(“石”)、三点水儿(“氵”),分别表示元素在通常情况下处于气体、固体、液体等不同的状态,除“汞”之外,金属元素的中文名称都带有“金”字旁。
    “烃,烯,炔;醇,酚,醚;胼,腙;苯”等单音节单纯词代表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它们分别带有“火”字旁、“酉”字旁、“月”字旁、“草”字头表示有机化合物的不同类属。
    “数,和,差,积,点,线,面,角,圆,场,力,功,热,波,光,电,磁,酸,碱,盐”等单音节单纯词代表自然科学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长期使用,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能不断地派生出新的合成词或词组来。例如,由“电”构成的物理学术语有“电场,电子,电荷,电量,电势,电视,电路,电阻,电压,电解,电磁波,电动势,发电机,无线电”等等。
    单纯词中还有一些联绵词,它们是从古代汉语中传承下来的。声母相同的双音节单纯词叫做“双声联绵词”,韵母相同的双音节单纯词叫做“叠韵联绵词”。
    双声联绵词:
    例如:蜘蛛,枇杷,琉璃,伶俐,仓促,慷慨,吩咐,参差,拮据,坎坷,崎岖,惆怅。
    叠韵联绵字:
    例如:葫芦,蜻蜓,玫瑰,喇叭,霹雳,苗条,逍遥,汹涌,怂恿,伶仃,朦胧,荡漾。
    在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从其他民族的语言中吸收了一些词语,形成了音译外来词。这些词模仿外语的读音,并将其译写为汉字,不能进一步分解,它们也都是单纯词。
    例如,“比特(来自英语bit),山农(来自英语人名Shannon),哈特莱(来自英语人名Hartley),摩托(来自英语motor),锆(来自英语zirconium或德语Zirkon),马达(来自英语motor),雷达(来自英语radar),拓扑(来自英语topology)”等等。
    其中,“比特,山农,哈特莱”表示单位,是一种特殊的名词术语,为了突出它们的地位,把它们单独归为一类,叫做单位词。
    单音节的音译外来词的例子:
    锆、氦、氖、氩、氪、氙、氡。
    双音节的音译外来词的例子:
    马达,逻辑,加仑,摩登,坦克,幽默,扑克,瓦特,欧姆,柠檬。
    多音节的音译外来词的例子:
    白兰地,巧克力,凡士林,托拉斯,奥林匹克,歇斯底里,阿司匹林。
    2.2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这种词绝大部分是双音节的。此外,还有一部分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多音节合成词。
    汉语术语中由语素和语素组成的合成词,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8种:
    ①并列式:两个语素并列在一起组成合成词,形成一种并列关系。
    例如,“信息,语言,误差,偏倚,差错,空白,宇宙,机械,阻抗,疏密”(以上为名词);“合并,寻找,整理,监督,引导,捕足,覆盖,调试,修补,交叉,调度,涨落,燃烧,膨胀,编排,模拟,变换,包含,舍入,运算,比较,询问,取代,记录,传送,翻译,转换,搜索,结合,编辑,调整,指示,汇编,编译,填充,调用,连接,循环,转移,传送,开关,浮动,处理,执行,保护,存储,扭斜,维修,计算,碰撞,摩擦,起伏,伸缩”(以上为动词);“准确”(以上为形容词)。
    有时,两个并列的语素的意义是相同的或相近的。例如,“结合,摩擦,帮助,松散,舒畅”。
    有时,并列的两个语素的意义是相对的或相反的。例如,“东西,开关,矛盾,疏密,伸缩”。
    ②偏正式: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有主有从,后一个语素为主体,前一个语素修饰或限制后一个语素,形成一种偏正关系。例如,“硬件,主机,软件,算法,变元,火车,工业,参数,标量,向量,首数,尾数,整数,实数,字长,字节,字段,底数,基数,矩阵,终端,限幅器,数据基,字符基,字符集,连接符,试探法,二进制,有效值,受限名”(以上为名词);“复写,复制,直译,紧缩,左调,右调,遥控,隐含,蕴含,否定,下溢,预存,对换”(以上为动词)。
    ③支配式: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前一个表示动作,后一个表示动作涉及的事物,形成一种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例如,“结果,分时,作业,比热,积分,领队,司机,主席”(以上为名词);“编码,进位,移位,换页,退格,回车,换行,转义,告警,作废,排序,分类,分枝,编址,失效,置址,还原,通讯,守恒,失真,签名,悦耳,求反,采样,译码,解码,填零,消零,置零,置值,分段,仿真,编码,置位,复位,整卡,通分,移项,检波,调谐”(以上为动词)。
    ④补充式: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前一个表示动作,后一个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形成一种补充关系。例如,“返回,迁出,迁进,抹除,扩散,吸附,稀释,合成,化简,击穿,浓缩,导出,提高,说明,扩大,缩小,改善,排除,移入,删除,移出,输入,输出,说明,展开,存入,证明,溶解,凝固,沸腾”(以上为动词)。在名词性术语中,前一个语素表示事物,后一个语素表示这一事物的计量单位,以补充该事物的含义。这是名词性术语的一种特殊的补充式,与一般的补充式不尽相同。这样构成的名词性术语通常表示事物的通称。例如,“星座,土方,钢锭,光束,壳层”。
    ⑤陈述式:合成词中的两个词,前一个是陈述的对象,后一个是陈述的内容,形成一种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例如,“位置,语用,电流,像差,脉搏,血沉,地震,日食,祖传,法定,雪崩”(以上为动词)。
    ⑥附加式: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只有一个表示实在的意义,另一个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成分,附加在表示实在意义的语素之前或之后,形成前缀或后缀。可参看1中说明前缀和后缀的例子。
    ⑦重叠式:合成词是由单音节语素重叠而构成的。例如,星星,茫茫,纷纷,巍巍,翩翩。
    ⑧音译意译式:其中一个语素按音译,另一个语素按意译。
    例如,“蒙特卡罗法(Monte Carlo method),斐波那契搜索(Fibonacci search),布尔运算(Boolean operation),伦琴射线(Rontgen ray),本生灯(Bunsen burner),居里点(Curie point),夫琅和费谱线(Fraunhofer lines),伏打效应(Volta effect),伏打电池(Voltaic cell),安培计(Anpere meter),莱顿瓶(Leyden jar),马赫数(Mach number),巴黎绿(Paris green),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等。其中的音译部分多是代表发明者或发现者的名字,有时也代表地域。
    只有名词性术语使用音译式和音译意译式,其他各类术语一般不使用。
    关于词组型术语,由于本文篇幅的限制,我们将另文讨论。
    * 冯志伟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被引次数: Baidu(14)
    空间天文探测器和天文卫星的专名及其中文名
    李竞*
    自从前苏联于195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近半个世纪间世界许多国家送上太空的,或借助他国的运载工具发射升空的空间飞行器和空间探测器已经数以千计。其中有面向地球的通信、气象、海洋、资源、导航、测地、定位、军事等等人造地球卫星;还有探测月球、太阳、日地空间、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的行星际探测器;更有在各个波段(可见光、红外、微波和射电、紫外、X射线和γ射线)观测天体和宇宙的天文卫星和空间望远镜。每一个空间飞行器都有专名和编号,不同的国家对专名的选取、侧重和偏好各不相同。在升空的空间探测器中,美国的占大多数,其贡献和影响也是最大的。本文就专门谈谈美国的空间天文探测器和天文卫星的专名和它们的中文名。
    由于和人造地球卫星相比,空间天文探测器的轨道飞行航程较长(例如探测海王星的路径就横跨太阳系的半径长度),飞行时间较长(例如“先驱者”10号飞行了31年才终止联系),运作时间也较长(例如“哈勃”空间望远镜1990年升空至今仍在服务,还一直有所新发现),因此在各种媒体出现的频率较多,受到公众的关注也较多,其中有些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时代名称”和“时代名词”,例如“哈勃”空间望远镜、“旅行者”2号行星际探测器、“火星探路者”、“猎兔犬2”。

    美国为空间探测器选取专名有三个倾向。一是“拟人化”。其对应的中文译文可以是“人”、“员”、“家”、“者”。我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下文简称天文名词委)推荐用“者”。二是“缩称化”。往往为了采用一个便于上口和便于记忆的缩称,还不惜改动原有全称。天文名词委推荐照用该缩称,这是国际趋势,就像WTO、DVD、CCTV等缩称那样,早已无人见怪。三是“人名化”。主要是用知名天文学家之名,即在空间探测器成功运作之后往往再另冠以人名。下面就分别谈谈这三种“化”。见表1~表3。

    附注:
    (1)“Apollo”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灵。“阿波罗”探测器系列是载人登月计划,共有12人次实现登月。
    (2)“Pioneer”亦曾译为“先锋”,天文名词委的推荐名为“先驱者”。
    (3)将“Viking”译为“海盗”,无误,但不贴切。迄今所有空间探测器的取名都是积极的、进取的、善意的,惟有1975年发射的这2个火星探测器的中文译名却是恶意的、贬抑的,而按其原意本应指“海上漫游者”或“海上探险者”。当天文名词委成立时,“海盗”之名约定俗成已有十年之久,出现在报刊和书籍中的全是“海盗”,再想更正已很难了。
    (4)“Voyager”亦曾译为“航海家”、“旅行家”。天文名词委的推荐名为“旅行者”。
    (5)“Helios”1号和2号是美国和德国联合研发的。
    (6)“Ulysses”是但丁“神曲”中的探险英雄。
    (7)“MO”在飞抵火星前夕失踪。
    (8)“Clementine”是希腊神话中的女神灵。
    (9)“MGS”直到2004年仍在环绕火星执行探测任务。
    (10)“MPF”投下的“Sojourner”成功地软着陆。曾将其音译为“索杰纳”。天文名词委认为音译不可取,并将译名定为“旅居者”,现已获得媒体和公众认同。
    (11)“MCO”着陆时陨毁。
    (12)“MPL”着陆时陨毁。
    (13)“奥德赛”系指长程探险旅行。
    (14)和(15)“MER”A和B发射成功后,在美国曾公开征求专名,结果由一位9岁女童取名的“Spirit”和“Opportunity”中选。在媒体上曾有过“精神”和“机会”的译名,天文名词委的推荐译名是“勇气”和“机遇”,而没有死译。

    附注:
    (1)OSO系列共有8个探测波段不同、探测仪器不同以及考查任务不同的探测器。
    (2)IMP系列共有10个不同的探测器。
    (3)OAO系列共有3个不同的空间望远镜。
    (4)RAE系列共有2个不同的设备。
    (5)SAS系列共有3个不同的高能天文装置。
    (6)机载天文台建成后冠以天文学家Kuiper之名。
    (7)ST升空运行后冠以天文学家Hubble之名,缩称也相应地改为“HST”。
    (8)GRO成功运作后冠以物理学家Comptom之名,缩称也改为“CGRO”。
    (9)MAP成功运作后加上科学家Wilkinson之名,并将缩称改为“WMAP”。
    (10)空间红外望远镜“SIRTF”升空后,为了纪念天体物理学家Spitzer将探测器改名为“Spitzer Space Telescope”,缩称是“SST”。

    附注:
    (1)“OAO-3”升空后的第2年得到专名“Copernicus”,以纪念哥白尼诞辰500周年。
    (2)“HEAO-2”发射的次年,为了纪念爱因斯坦诞生100周年,冠以“Einstein”专名。
    (3)木星探测器的专名。Galileo于1609年首先观测到木星的4个大卫星。
    (4)土星探测器和土卫六着陆器的专名。Cassini和Huygens都是17世纪观测土星、光环和土卫,并有新发现的天文学家。
    (5)卡西尼携带的土卫六着陆器。
    (6)高新X射线天体物理观测台“AXAF”成功运作后,取得专名Chandra,以纪念天体物理学家Chandrasekhar。
    * 李竞研究员是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① 探测器的中文译名有的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是天文名词委推荐并已被媒体和公众认可的。
    航天科技中几个常用词规范化的探讨
    樊静
    一、问题的提出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的成功,表明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航天科技知识已迅速得到普及。作为知识载体的名词及其概念首先为大家关注。不少人都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名词不统一,概念不清,给人们带来困扰。例如,常用的空间、太空、航天、宇航等。
    这些词的使用和概念的分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为许多科技人员和媒体关注。随着航天科技迅速发展,这些词已越来越普遍地进入报刊、电视等大众媒体,不统一问题的影响迅速扩大,要求解决混乱的呼声越来越迫切。例如:
    1.2003年10月,在“神舟”五号胜利返回之后,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主持人访问航天专家的节目。该主持人问到“您认为从航天到宇航大约要经过多少时间?”这位专家回答时说明航天和宇航是同一个概念,并介绍了定名的过程。
    2.2001年我们在调查时曾询问一位航天杂志的负责人“太空与空间两个词你们是怎么用的?”这位负责人想了想之后回答说:“跟着感觉用。”对这个很有趣又实在的回答,笔者也很理解,即当他们觉得用“空间”不合适时就用“太空”。
    3.这些词近来在媒体上常常混用,不但同一张报纸,就是同一篇文章也都混用,如空间(太空)环境、太空人、航天员、宇航员等等,读者遇到概念不清的词有时只得先看看文章专业背景,才能正确理解。
    4.参加编写各种百科全书、词典、教材等出版物的专家普遍反映,在碰到这些基本词时,因为使用混乱、看法分歧,常常成为首遇的拦路虎,总要先进行研究、争论、辨别。深感无所适从,重复浪费时间和精力,结果仍然解决不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刊(《科技术语研究》)曾于2001年第1期组织了一组文章,请了15位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书面讨论。专家们发表了很有见解的文章,多数专家有比较一致的意见。笔者认为对这些常用的基本词应本着“从长计议”、“为社会负责”的态度,理顺一下,确定比较清晰、科学的规范用法。为此,我们对专家们已发表的这一组文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初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供审定参考。
    二、问题的由来
    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界定不清;二是科技发展新形势产生的新问题,名词规范工作未能及时跟上。
    1.科技名词是科技概念的载体,它是为人们进行科技交流服务的。因此对名词要求一词一义,使大家在交流中概念一致。现在用的“空间”及英语“space”是普通多义词,是最基本的名词之一。space一词包含地方、空间、太空、空格、间隔、距离、位置等含义。在社会语言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应用广泛,例如:哲学——无限空间、空间本原;数学——矢量空间、空间图形、相宇空间、空间群;物理——空间坐标、立体空间;天文学——时空结构、空间红化;计算技术——空间调整、分区(space sharing);生物学——细胞空间;建筑——空间城市。
    其他还有空间环境、空间测地系统、空间垃圾、空间防御、空间应用、空间旅行、思维空间、活动空间等等。
    由这些词例可看出“空间”是泛指的词。在“空间”前加限定词后,概念才清楚(如,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反之,用“空间”修饰其他词,用大概念修饰小概念,概念就不清楚了。总之“空间”的一部分(是特指的研究对象)不能用泛指的“空间”,这个特指的空间应另给一个专名,概念才清楚。目前航天技术研究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如果也笼统的叫空间就有这个毛病。
    2.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来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就对人的生存空间来说,从陆地→海洋→天空→太空……,技术上相应的就有陆上行→航海→航空(大气层以内)→航天……近代,对自然界宏观及微观认识的发展很迅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的认识和活动扩展到大气层以外,研究的领域需要细分了,产生了“航天”技术(由钱学森院士定的名)。航天所涉及的大气层以上的空间领域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名称,目前用的主要有空间、太空、外层空间(外空)。其中特别是用泛指的“空间”作为大气层以外的“专指空间”,产生了影响对概念的理解问题。
    这个问题早已发现,一直没有解决的机会。同时,过去研究大气层以外的科学、技术问题是在专门的科技部门,在这个特殊专业群体中,科研、技术人员交流、讨论问题自然有个共同的专业语境,越用越习惯,矛盾未显得很突出。正像前面所提到的那位编辑所说,如果遇到影响正确理解概念时用“空间”还是“太空”、“外空”则跟着感觉用。某些词也已形成习惯用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气层以外的科学知识,已为越来越多的行外学者及普通大众所关注。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胜利完成太空飞行的壮举,航天知识的普及和媒体报道空前广泛,太空、空间这些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笔者发现大众媒体“自然选择”中,称“太空”的已经越来越多,成为主流用语,但也有用“空间”的。其他几个名词仍存在不统一的现象。我们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把这些常用词的混乱问题解决好。
    三、几个词的用法及界定的探讨
    当前首先应对几个常用的基本词(如航天、宇航、空间、太空)研究,确定统一的称谓及其概念。我们认为应考虑的问题是:
    (1)从科学概念出发命名,不按英文直译。
    (2)全面考虑科学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
    (3)注意正确处理系统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4)要从长远方便大家使用的角度考虑。
    根据上面专家讨论的意见初步归纳、整理、分析如下:
    1.航天(space flight)
    又称宇航、空间飞行、太空飞行。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大气层以外,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
    优点:
    (1)目前已为各方面接受,基本稳定。
    (2)航海、航空、航天,以及为今后科技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的“航宇”(太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较好地构成和谐的、易理解的名词系列和概念体系。
    2.空间(space)
    又称太空、外空。是多义的基本词。物理概念: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哲学概念此处略去)
    用法:
    (1)“空间”是泛指由长、宽、高表现出来的,物质存在的形式。
    (2)当此词前有修饰语,说明和限定讨论的具体区域,所指概念清楚时,可用“××空间”。例如:
    外层空间 宇宙空间 行星际空间
    室内空间 近地空间 无重力空间
    细胞内空间
    (3)一般泛指时仍用“空间”,如:
    空间分布 空间密度 空间物理学
    (4)特指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空间时,一般用太空。
    3.太空(space,outer space)
    又称外层空间、外空、太阳系宇宙空间。指地球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宇宙)空间。
    用法:
    (1)通常指大气层以外的太阳系宇宙空间。是一个区域概念,宇宙空间的一部分。
    (2)主要用作特指区域概念,修饰、限定其他名词,例如:
    太空飞行器 太空行走 太空人
    太空实验室 太空探索 太空生活
    优点:
    (1)可理解为“太阳系宇宙空间”的简称。
    (2)专指性强,可与一般广义空间的概念区别开来。组词后概念清楚。如:
    太空环境(空间环境) 太空碎片(空间碎片)
    太空站(空间站) 太空舱(空间舱)
    太空旅行(空间旅行) 太空探测(空间探测)
    太空防御(空间防御) 太空机器人(空间机器人)
    太空保障(空间保障)
    (3)可为将来空间进一步划分留有科学余地,形成系统。例如:
    银河系宇宙空间 简称银空
    河外星系宇宙空间 简称外星空
    (4)目前社会大众媒体多数已用“太空”,专业人员用“空间”的,改为“太空”后也易理解,不会造成概念混乱。
    (5)有利于海峡两岸名词的统一。
    4.外空(outer space)
    又称外层空间。是“太空”的同义词。是为了与有关国际组织名称的英文名对应,目前已习用的专用译名。仅在特指的几个组织名称中使用。
    联合国设有一个专门协调和推进各国航天活动的机构——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简称“外空委”),该委员会颁发的文件、资料中我国常称为“外层空间”(outer space),或“外空”。为了与联合国的名称接轨,我国外交系统、外事部门等均习惯用“外层空间”或“外空”。这个名称已基本统一,可继续使用。常用的组合词有:
    外空条约 外空法 外空武器
    外空军事竞赛
    5.深空(deep space)
    等于或大于地球至月球距离(约38.4万公里)以外的空间。
    6.近地空间(terrestrial space)
    地球静止卫星轨道高度(约3.58万公里)以下的空间。
    7.航天技术(space technology)
    又称空间技术、太空技术。人类飞向太空,或在太空中进行工作、研究活动的技术。
    8.太空科学(space science)
    又称空间科学。研究太空和利用太空资源的科学。
    9.太空站(space station)
    又称空间站、航天站、轨道站。是可供航天员巡航,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器。
    10.航天员(astronaut,cosmonaut)
    又称宇航员。驾驶、维修和管理航天器,或在航天过程中从事科研、生产和军事活动的人员。
    四、几点说明
    (1)以上讨论的问题是对太阳系范围以内空间相关的术语。太阳系以外的名词先不重点讨论。因此“航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太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本次不作讨论。
    “宇宙”作为自然界最上位的大概念,相关的名词的界定暂不讨论。
    (2)这次只讨论有科学概念的科技名词。某些有关的行政性组织机构、科研单位、学校专业、生产企业、学术团体、文件、法律、法规等名称不在本讨论之列。
    (3)本文意见只作为专家审定的参考。
    被引次数: Baidu(3)
    从月球是否属于“深空”谈起
    朱毅麟
    以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的探月计划一期工程已经正式启动。中国计划于2007年发射首颗月球卫星的消息,将成为继“神舟”载人飞船之后,国人及世界关注的新热点。
    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在“未来发展”一节中,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预先研究”。这里显然是把月球划在“深空”的范围内。但不久前有人著文称,国际电信联盟的《无线电规则》(1988年)第1.177款规定:所谓“深空”是指与地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106km的空间,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5km,不能使用深空探测的频率。
    深空是深空间(deep space)的简称,是相对于近地空间(near earth space)而言。深空与近空之间不存在客观的、清晰的界限。按多大距离划分,完全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认识规定的。例如权威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对“深空”的定义是“距地球等于或大于地月平均距离(约38.4万公里)的空间”。
    关于太空(外层空间)中不同空间区域的划分、界限的规定出现分歧意见,是常有的事。
    首先,因为太空中不同空间区域之间大都不存在像地球的陆地、海洋、大气层之间那样一目了然的分界线。
    其次,一些特定的空间、轨道等名称前冠以远近、高低、大小、深浅等限定词,本来就是一种模糊的、相对的概念,硬要用某一精确值或特征标记来表示,其理由总有不够充分之处。
    第三,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由于研究对象、应用目的、出发点等不同,对同一名词术语的理解不同,给出的涵义有差别,也是难免的。
    更有甚者,某些航天大国出于自身功利主义目的,影响以至拒绝对某些航天名词加以统一。突出的例子就是“太空(外层空间)的下限”——离地面多大高度以上是太空,既没有科学上准确的数值,也没有国际法规定的数值。航天技术的发展已近半个世纪,至今,关于太空的起始高度,人们只能使用一些并不规范的说法,例如100多公里以上、100英里(161公里)以上或100~200公里以上等。当然,太空与大气层的界线难以划分也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大气密度是随着距地面高度而连续地、逐渐地变小的,大气层与太空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明显分界线。
    太空中不同空间区域名称的使用以空间科学界与航天技术界最多,通常由他们给出定义。航空与无线电通信界有时也使用。“隔行如隔山”,不仅“深空”一词的定义出现分歧,其他一些空间区域名称的定义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讨论,达成共识。
    本文拟对几个常用的“空间”名称的定义作初步探讨。以下名词的定义凡有出处者:《词典》是指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空间科学词典》;《航空航天卷》指《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
    地球空间(earth space):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按字面正确的理解应为“地球的空间”或“地球所在的空间”。但实际使用时,它往往代表“地球附近的空间”,或按《航空航天卷》解释,“指地球引力的作用范围,其半径距地心约93万公里”,或“地球磁层所及的范围,其半径距地心约为6.5万公里”。这就使“地球空间”一词产生歧义。笔者建议废除“地球空间”一词,而分别用“近地空间”、“地球引力空间”和“地球磁场空间”代之。
    近地空间(near earth space):《词典》定义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外空间,一般指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的飞行体活动范围”。该定义没有给出“近”的定量数值,而定性描述的范围似乎太宽了。沿椭圆轨道运动的飞行体可以离地球很远,到达几万千米甚至几十万千米(例如,到达距地球38.4万千米的月球处),那里还能算近地空间吗?
    《航空航天卷》把“地球静止轨道高度(约3.58万公里)及其以下的空间”称为近地空间,即近地空间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半径,约3.58万千米的球形空间。这个定义较《词典》的定义合理、准确。
    地月空间或月地空间(cislunar space):《词典》定义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空间,或地球与月球轨道之间的空间”。这个定义是明确的。但仔细推敲发现,地球与月球(轨道)之间构成的是一个平面(白道面)而不是“空间”。空间应该是三维的,在垂直月球轨道面的方向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地月空间似应为一个以地球为中心、平均半径为38.4万千米,厚度为若干千米的扁柱形区域。
    日地空间(solar-terrestrial space):这是一个很常用的名词,但《词典》和《航空航天卷》均未列条目。它指“太阳与地球轨道之间的空间”。但这样的定义与上条“地月空间”似乎存在同样的问题:日地空间应该是一个三维空间,在垂直轨道平面(黄道面)方向有一定的厚度,构成一个以太阳为中心、日地距离(1.5亿千米)为半径的一定厚度的扁柱形区域。
    环月空间(circumlunar space)或近月空间(near lunar space):《词典》定义为“月球周围的空间。一般在研究飞行体轨道时用”。“环月”也好,“近月”也罢,该定义没有规定范围——离开月球多远?笔者建议,以地月系统中月球的引力范围作为环月或近月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以月球为中心,月球引力作用距离66100km为半径的球形区域。
    深空(deep space):《词典》定义为“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围绕地球运动最远的极限轨道以外的空间区域”;《航空航天卷》的定义为:“距地球约等于或大于地月平均距离(约38.4万公里)的空间”。《词典》的“围绕地球运动的最远的极限轨道”中“最远的极限”在哪里,令人费解。相比之下,《航空航天卷》的定义显然明确清楚得多。至于国际电联的“大于或等于200万千米”的定义只限于无线电通信频率分配时使用。
    太空(空间)探测器(space probe):《词典》定义为:“脱离地球飞往其他天体的无人航天器”。这个定义有个缺点,它把月球探测器给排除在外了,月球探测器是不脱离地球的。《航空航天卷》给出的定义较为准确:“对月球和月球以远的天体或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航天器”。这个定义明确提出月球属于深空。空间探测器也可叫做深空探测器。
    地球与月球本来是一家,它们围绕一个共同质心转动。今后有朝一日,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航天飞行变得方便、经常化,月球离我们不再那么遥远了。到那时,我们就可以把月球从深空“升格”为近空(间)。此乃是后话。
    航天技术中使用得较多的名词不是“空间”,而是“轨道”。有关轨道的术语,同样存在一些歧义,需要研究、推敲,例如:
    地球轨道(earth orbit):这是一个偏正结构词组,按字面的解释应为“地球的轨道”或“地球的运行轨道”。具体说就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但是实际上,这个词在文献中,特别是国外的文献中,都表示“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因而极易产生误解。笔者认为earth orbit一词应正确理解为“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按其本意译成“环地轨道”,而不要直译为“地球轨道”。
    月球轨道(lunar orbit):同理,国外文献中常用的“月球轨道”,指的是“环绕月球的轨道”而不是“月球的运行轨道”。所以,月球探测卫星最终进入的轨道是“环月轨道”,而不是“月球轨道”。当探测器成为月球卫星在环月轨道上运行时,它同时伴随月球在“月球(环绕地球的)轨道”上运行。在我们的文章中谈到卫星的轨道时,尽量不要用“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
    近地轨道(near earth orbit)或低地轨道(LEO——low earth orbit):指离地球较近或离地面高度较低的环绕地球运行轨道。从词语的构成来看,近地轨道更合乎中文构词法,概念清楚,表示“离地面近的轨道”;而“低地轨道”是从英文low earth orbit译过来的,正确理解应为“低的地球轨道”而不能理解成“低地球的轨道”,后者没有物理意义。如前所述,“地球轨道”这个词有歧义,所以用“近地轨道”比“低地轨道”更合乎汉语习惯。
    进一步的问题是“近”、“低”如何量化,离地面多少高度以下才算近或低。低、中、高,本是相对而言,同时,从普遍性来说,环地轨道一般是椭圆形的,其近地点可能很低,而远地点又可能很高。对“中高轨道”、“高轨道”下定义也存在同样的难题。国内从事航天轨道研究的专家在审订国家军用标准《轨道术语》时,对低、中、高轨道的高度范围进行过多次讨论,至今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标准。
    在国外资料中,亦罕见有关轨道高度的定量数据。目前,有一个国际组织——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在其编制的《IADC空间碎片减缓指南》中给出了低地轨道的定义为:“平均高度在2000km以下的地球轨道”。将这一定义延伸,可以把“平均高度在2000km到地球静止轨道高度(35800km)之间的轨道”定义为“中高轨道”。
    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两大学科之间还有不少共用的名词,其定义有待讨论统一,本文恕不赘述。长期以来经常碰到的一个看起来很简单却困扰我们的问题,就是英文单词space,在什么情况下译成“太空(空间)”,什么情况下译成“航天”。笔者曾抛砖引玉,提出一条建议:“当一个名词表示出入太空,开发和利用太空的活动及有关航天器的事物时,用‘航天’;当一个名词表示太空中的特定场所、位置,太空中的自然事物与固有特点,及对它们的描述与研究时,用‘太空’或‘空间’”。是否可取,有待听取各方的意见。
    被引次数: Baidu(6)
    关于航天、太空、空间和宇航等术语规范化的商榷
    于喜海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曾经指出,航天器在太阳系以内的航行活动称航天,在太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或称宇航)。这一点已经在航天科技界达到了广泛共识。而太空的定义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基于以上两点,我们会发现目前在社会上对航天、太空、空间和宇航这几个术语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合词术语使用比较混乱,特别是空间这个术语容易引起歧义。通常,人们往往把没有被物体占据的空隙或空位称为空间;现在,又把无限的宇宙统称为空间了。显然,在有些情况下,人们就很难分辨出含义之所指了。例如,如果人们对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太熟悉,当听到说“我们应该有效地利用空间”这句话,人们既可以体会是“要充分利用空闲的场所”,又可以说成是“要大力开发太空资源”。而英文中“space”是一词多义的,在译成汉语时如果不去仔细分析,很容易随心所欲选择词汇,这也是目前使用这几个术语混乱的重要原因。
    对这几个术语的规范使用问题,学术界已经讨论过多次了,特别是在2001年《科技术语研究》杂志第一期“热点词”专栏上发表了多位院士和专家对太空、航天等名词规范化的讨论意见。虽然是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没有达成完全的共识,但是,要尽量规范化使用这些术语还是大家的共同心愿。
    综合各方面的真知灼见,再加上个人的理解,谈两点处理意见:第一点,对于“宇航”这个术语现在尽量不用,因为人类现在所进行的太空活动,基本上没有超出太阳系,而对已经约定俗成的用法特别是一些单位名称可以保留,继续使用。例如宇航学会、空间学会和空间技术研究院等;第二点,对于太空活动,应该尽可能少用“空间”这个词,而尽量采用“太空”这个词。即把仅在太空运行、使用的仪器设备,以及仅在太空这个位置或环境下发生或进行的活动基本上以“太空”来代替。初步归纳,下列术语中的“空间”完全可以用“太空”替换,例如:
    空间科学(space science)→太空科学
    空间环境(space environment)→太空环境
    空间辐射(space radiation)→太空辐射
    空间带电粒子(space charged particle)太空带电粒子
    空间粒子辐射(space particle radiation)太空粒子辐射
    空间望远镜(space telescope)→太空望远镜
    空间资源(space resource)→太空资源
    空间材料加工(space material processing)→太空材料加工
    空间天文台(space observatory)→太空天文台
    空间观测(space observation)→太空观测
    空间通信(space communication)→太空通信
    空间检测(space detection)→太空检测
    空间遥感(space remote sensing)→太空遥感
    空间测地系统(space geodetic system)→太空测地系统
    空间飞行(宇宙航行)(space flight)→太空飞行(航天)
    空间站(space station)→太空站
    空间探测器(space probe)→太空探测器
    空间探测(space exploration)→太空探测
    空间垃圾(space debris)→太空垃圾
    空间污染(space pollution)→太空污染
    空间法(space law)→太空法
    空间防御(space defense)→太空防御
    空间战(space war)→太空战
    空间行走(漫步)(space walk) →太空行走(漫步)
    空间应用(space application)→太空应用
    空间实验(space experiment)→太空实验
    空间实验室(space laboratory)→太空实验室
    空间电泳(space electrophoresis)→太空电泳
    空间冶炼(space smelt)→太空冶炼
    空间熔炉(space furnace)→太空熔炉
    空间结晶(space crystalline)→太空结晶
    空间开发(space development)→太空开发
    空间文明(space civilization)→太空文明。等
    对那些不仅仅限定在太空环境运行使用的仪器设备或进行的活动,一般使用的“空间”、“宇航”或“宇宙”等限制词,则可用“航天”来代替,例如:
    空间技术(space technology)→航天技术
    空间飞行器(spacecraft)→航天器
    空间环境模拟器(space environment simulator)→航天环境模拟器
    空间运输系统(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s)→航天运输系统
    宇航服或宇宙服(space suit)→航天服
    宇宙飞行头盔(space helmet)→航天头盔
    宇宙医学或空间医学(space medicine)→航天医学
    空间电子学(space electronics)→航天电子学
    空间心理学(space psychology)→航天心理学
    空间毒理学(space toxicology)→航天毒理学
    宇航员(cosmonaut,astronaut,spationaut or taikonaut)→航天员。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国外对航天员这一称呼也不统一,而且往往还带有民族的或国别的色彩。例如,在上边括号里的英文中,美国的航天员或搭乘美国航天飞机升空的航天员称为“astronaut”;而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的航天员以及搭乘他们的飞船升空的航天员却称为“cosmonaut”;但是法国的航天员,无论是搭乘美国航天飞机的还是搭乘俄罗斯载人飞船的航天员统称为“spationaut”;更为有趣的是,可能最先是一家德国媒体从中国的“太空”这个词出发,又造了一个英文词,把中国的航天员称为“taikonaut”。现在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向外发出的英文电信和播发的新闻中,也把中国的航天员杨利伟称为了“Chinese taikonaut”,随着中国首次载人航天的成功,这个英文新词在因特网上也成为了一个频频出现的火热词。新的术语大量涌现,我们应对一些旧的术语或不太科学、不太准确的术语与时俱进地作些改变,从而使语言更加纯洁、更加科学和更加准确。这不单是语言学家们的责任,也是一切新闻媒体和出版网络等各界的共同责任。
    被引次数: Baidu(9)
    关于“物质的量”的表述
    王夔
    梁晓天先生提出现行法定计量单位制中关于压强单位的使用问题。在这个单位制的使用方面还有许多问题。
    这个单位制的制定原是为了与世界接轨,但是在表述方法上经常遇到一些不能为别人理解的地方。特别是中文论文翻译成为英文稿后出现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物质的量这个名称。这是一个以摩尔为单位的物理量,正如以升为单位的体积。有人在用英文发表的论文中(只是在国内英文期刊上发表的)严格遵守规定的表达方式,于是出现下面这样的令人费解的文字。例如:“XX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dm-3的溶液…”译成英文后变成“the solu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mass of substance of XXX…”。现行化学教学中出现的名词严格符合规定,但是极不方便。我手头的一本教材给出三种浓度表示方法:质量摩尔浓度(molality)、质量浓度(mass concentration)和物质的量浓度(amount-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而且把原来用摩尔数表示的n规定用“物质X的物质的量”来表述。于是接下去就出现这样的叙述:“物质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物质X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译成英文究竟是物质的量浓度(amount concentration of substance),还是物质的量的浓度(concentration of amount of substance)?
    与此相关,因为按照法定计量单位制不能用摩尔数,也就不能用摩尔比,遇上需要说在某化合物或某溶液中元素甲与元素乙的摩尔比时,或者表述一个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关系时,必须说元素甲与元素乙的物质的量的比。有人把它译成英文:“the ratio of amount of substance of A and B”。虽然按照法定计量单位制不能使用摩尔数,但是谁都没有抛弃摩尔数的概念,正如不能抛弃斤数和升数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说的多少斤或多少升就是指的斤数和升数。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有这样的话“物质起作用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多少摩,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知道一定体积溶液里含多少摩溶质,运算起来很方便。”这里显然用了摩尔数的概念。我不知道如果有人尝试把这句话翻译成英文时,要把多少摩译成什么。
    总之,我们需要好好讨论把推荐使用的国际单位制变成中国的法定单位制之后出现的一些不便之处,予以修订。使人们便于应用它、乐于接受它。
    (摘自《化学进展》2003年第6期)
    能否将“化学性质”简写为“化性”?
    卢玉妹
    在一些中学化学练习册和某些中学化学教师的板书中,常常看到将“化学性质”简写成“化性”的现象,这种简略是一种不规范、不严密、不科学的做法。
    “化学性质”是化学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络和性、化学稳定性等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化性”是生物学中的概念,指昆虫在一年内发生代数多少的特性,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内发生一代的称为一化性,发生两代的称为二化性,发生三代以上的称为多化性。
    可见,“化学性质”与“化性”是不同学科中的两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没有任何关联,绝不能混为一谈。
    河北省保定师专化学系 卢玉妹
    “氧化亚氮”的叫法不妥
    杨新兴
    目前,在国内有不少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在他们的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报告和论文里,把一氧化二氮(N2O)称之为“氧化亚氮”。
    在Б.В.涅克拉索夫(Б.В.Некрасов)著《普通化学教程》(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6月新一版,第372页)一书中指出,氮具有形式上相当于从一至五所有价的氧化物,它们的分子式和名称分别是:N2O,氧化二氮;NO,一氧化氮;N2O3,亚硝酸酐;NO2,二氧化氮;N2O5,硝酸酐。在通常条件下,硝酸酐是固态物质,而其他的氮氧化物则是气态物质。并明确指出:一氧化二氮(N2O)不得称作氧化亚氮。《化工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1969年,388页)中说,氮的氧化物有五种: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三氧化二氮(N2O3)、二氧化氮(NO2)、五氧化二氮(N2O5)。
    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里,人们把大气中的一氧化二氮(N2O)列为温室气体。在Eldeon D.Enger Bradley F.Smith编著的《环境科学——交叉关系学科(第七版)》(Environmental Science,A Study of Interrelationships,seventh edition,MicGraw-Hill,1994,page 347)一书中写到:
    “The most important greenhouse gases are carbon dioxide(CO2),chlorofluorocarbon(primarily CCl3F and CCl2F2),methane (CH4),and nitrous oxide (N2O).”
    李华驹主编的《大英汉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第1063页)中,明确表示:“nitrous oxide[化]一氧化二氮(又名笑气)”。此外,还说明:“nitrous[化]1.硝石的,亚硝的,2.亚硝酸的;含有三价氮的。”
    Judy Pearsall主编的《新牛津英语词典》(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Clarendon Press,Oxford,1998,page 1255)上说:
    “Nitrous,adjective,of nitrogen,nitrogenous: the effect of nitrous emissions on acid rain.-origin early 17th cent:from Latin nitrosus‘nitrous’.
    “nitrous oxide,a colourless gas with a sweetish odour,prepared by heating ammonium nitrate.It produces exhilaration or anaesthesia when inhaled and is used(mixed with oxygen)as an anaesthetic and as an aerosol propellant.”
    2001年出版的《韦氏英语词典》(Random House Websters’Unabridged Dictionary,Random House,New York,2001,page 1303)上说:
    “Nitrous,adjective,1.pertaining to compound obtained from niter,usually containing less oxygen than the corresponding niter compounds.2.containing nitrogen,usually in the trivalent state.”
    “nitrous oxide,a colorless,sweet-smelling,sweet-tasting,nonflammable,slightly water-soluble gas,NO2,that sometimes produces a feeling of exhilaration when inhaled:used chiefly as an anesthetic in dentistry and surgery,in the manufacture of chemicals,and as an aerosol.Also called laughing gas.”
    查国内最主要的几本无机化学教科书,都没有发现把一氧化二氮(N2O)说成是“氧化亚氮”。这些教科书包括:(1)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2)陈荣三、张树成等编:《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二版。(3)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学院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4)杨克用编:《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5)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编:《无机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第一版。(6)申泮文编著:《无机化学简明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
    氮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第五族中的化学元素。氮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氮在形式上可以有相当于从一至五所有价的氧化物。因此,如果一定要称“氧化亚氮”,那么只有4价氮的氧化物(NO2),或者三价的三氧化二氮(N2O3),才勉强可以被称之为“氧化亚氮”,而且并不常用。因此,把一氧化二氮(N2O)称之为“氧化亚氮”,这无疑是一个基本概念性的错误。
    《英汉化学化工词汇》(科学出版社,1962年第二版,第801页)中称,“nitrous oxide一氧化二氮,氧化亚氮”。王同亿主编的《英汉科技词天》(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2474页)称“nitrous oxide氧化亚氮,一氧化二氮”。《英汉科技词天》不但没有把前者的错误给予更正,反而将“氧化亚氮”提升为nitrous oxide的第一译意。这无疑是“氧化亚氮”被广泛错误传播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化学新词Agostic命名“元结”的背景及过程
    张中岳*;段晓芳
    将于今年出版刊行的《高分子命名原则》附录词汇中,拟将近期颇多用于茂金属体系中的新词agostic及中文新解“元结”推荐列入。为此,除早于1997年已在高分子通报[1]中曾加报道外,现更以较规范的方式,对订正后的结果,在《科技术语研究》这本科技刊物中加以记述。
    一、Agostic一词的来源
    迄今为止,在中外词汇类工具书中尚未见到agostic及其中文的同义语,故在此稍加赘述!本词形成溯源可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发现:在一些有机金属化合物中,过渡金属与碳氢基团中氢原子间存在有较弱的相互作用,并以结构测试及试验考察等方式进行了相关的验证[2~5]。1983年,英国Green M.L.H.教授对有机金属化合物中C—H基团与过渡金属中心的这种共价相互作用的现象,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用C—HM的方式来表示这种相互作用,其中半箭头是用以表示C—H基团给金属中心两个电子[6]。Green教授是美国化学会(ACS)奖的两次获得者,在1997年获奖贡献的介绍中[7],就把他对βC—H部分与Ti的这种直接相互作用,即agostic作用作为近年来有机金属化合物领域中的最新重要发现而予以肯定。人们进一步发现有这种相互作用的体系很多。对Ziegler-Natta催化剂烯烃聚合,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时的烯烃插入,β—H消除等反应都产生极大的影响[8]。所以该词一如某些金属有机化合物,归类属于有机化学,但在高分子化学领域中的影响尤为显著。
    作为本现象的创意发现人,Green教授对此有更深理解,他没有按照一般科学现象或原理的命名通规,给一个直接的科学名称,而是饶有风趣,或者是书卷气十足地通过一位英国古典文学家Grittin J.教授的悉心协力,从古希腊大诗人荷马史诗中引出了一个叫做αγοστω即英文作agostic的专词来表述概括这种科学现象,其含义一定程度上是要以该词的古朴、纯真的意境来描述这种科学上的真实。这在英文中是首例。它不是一个含有具体科学定义的命名,而是由科学现象的发现者给予的命名。按照名从主人的惯例,agostic一词不胫而走,在许多专著中被应用,相当多数直接使用英文或是使用译音。这就是agostic一词的历史渊源。
    二、将Agostic命名为“元结”的过程
    对于中文,原本也可使用音译,但天缘凑巧,1997年我们在关注agostic一词时,接触到了与Green教授有过密切接触的英国对中国合作访问学者Evans D.G.博士。从中我们一方面了解到了上述的一段相当有趣的科学轶闻,同时当对方知道我们中有人还是我国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员时,友好而又书卷气地提出了一个倡议:Green教授原词出于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史诗,能否请中国学者将此词译得与原意一致但又古雅一些,例如从中国著名的唐诗中选词?这真是一件有相当分量的民间非正式学术交流,非做不可,不能回避。一方面Green教授作为原始名词创意人有权或有资格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另一方面则是要把一个最新的科学创新概念与文化不同而有典雅古朴共性要求的名家名词对应起来,难度也太大了。试想荷马何等人也,据传是生于公元前八九百年前的传奇式诗人,其诗是西方的名章。而唐诗虽是我国的诗之圣品,但要从中撷取与对方在科学含义等方面匹配相当的文词,谈何容易!这是国际学术交流间的一个友好的小插曲,我们理应合奏,于是贸然应命。
    经过思考,我们从我国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李白的名句中各取一字,试定agostic的中文同义词作“元结”。其总体含义是“原来就存在的一种结合作用”,用以说明Green教授的这一重要发现是本质上存在的相互结合作用,隐约间与agostic有相合之义。
    第一字“元”的具体的引述所据是取自李商隐《韩碑》中对韩愈文气的赞诵:“公之斯文若元气”。“元”字有本质的意思,在中国古辞书《说文解字》中解作:“元者始也”,又曰“元者,善之首也”。
    第二字“结”,取自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永结无情游”。“结”字在这里表述得很清楚就是结合,诗中有永远存在的结合的含义。
    于是形成了“元结”一词。元结看作一个总类型词条,还可引出“元结体系”或“元结现象”衍生词。从中文同义语“元结”的科学含义、文学意识,二位诗人在中国古诗文坛中的地位,最终中文词的典雅科学性相结合的程度等方向衡量,与形成agostic一词的因素还是相称相当的,于是就定了下来。
    这就是“元结”一词形成的过程。
    三、元结一词形成后的认证过程
    正是由于该词有上下前后这样多情节,应该在许多方面得到共识,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首先对这样一个新的科学名词在传播过程中要遵守学术界对创新名词“名从主人”的通规。国际上在拼音语系中都使用agostic一词,说明了这点。对于中文,我们在提出上述名词前,曾经慎重地向一些同行专家征集意见,其中包括北京化工研究院郑莹教授与北京化工大学王作新教授,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的北大丘坤元教授、高分子通报副主编北京化工大学焦书科教授、北京大学李福绵教授、长春应化所黄葆同教授、南京大学戴安邦教授(健在时)等。以征求意见的方式载于高分子通报。
    浙江大学王立教授代表本人及有关学者,认为此词可以达意,还将其用作为研究生素质教育范例。
    * 张中岳教授是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Durkheim”的变脸
    曹保平
    Emile Durkheim(1858~1917)是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的重要书籍被翻译成中文,他也频频“光顾”许多中文社科类书籍。不过他在中国却分身有术,善于变脸,简直可称得上是外国名人变脸之最了。请看:
    “迪尔克姆”遨游于《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杜尔克姆”名垂《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杜尔凯姆”大谈《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2版);
    “杜尔干”描绘《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
    《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5)中他是“德克海姆”;
    《法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中他为“迪尔凯姆”;
    《普通语言学史人物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中他又成了“涂尔干”。
    在“google”网站查找相关记录如下:
    “涂尔干”—33页,“迪尔凯姆”—22页,
    “杜尔凯姆”—10页,“杜尔克姆”—6页,
    “杜尔干”—4页,“德克海姆”—4页,
    “迪尔克姆”—1页。
    页码多少或许能说明哪个更有名气,但并不能说明哪个更理直气壮。
    Durkheim很有名,但他自己不想也不会变脸。是中国人给了他在中国这么善变的本领。为什么这么能变,究其原因,却也不能说跟他一点儿关联也没有。
    原来,他的名字的拼读跟汉字的拼读方式不同。
    Durkheim到底怎么念,不同的中国学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念法。有人按字母的组合想当然分成Durk和heim,结果就把他叫成“德克海姆”了。其实Durkheim是个法国人,法语中Durkheim的Dur不会有汉语“德”的类似的音。如按英语的读法念,倒也差不多。但英语里Durkheim中的“kheim”大概也只能读成[keim],听起来像“给姆”。称Durkheim为“德克海姆”给人的感觉就是叫错了人。
    Durkheim是法国人,当然应该按法语的拼读来念。Durkheim在法语中念成[dyrkεm]。这就有了些麻烦。一是普通话里无浊声母[d],只有清声的[t](“德”的声母)和[t‘](“涂”的声母);一是普通话中撮口呼韵母[y](即“鱼”的音值),不跟[t]和[t‘]相拼。因此处理起来就有几种情况:
    让[d]读成汉语普通话的[t]或[t‘],Durkheim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让[y]变成相近的音[i]或[u]也未尝不可。[i][y]同属舌面前高元音,[y][u]同属舌面高圆唇元音。所以[dy]大致可读成“迪”或“杜”或“涂”;音感上,更接近“迪”,中国古代将[i][y]这两个韵归为同一韵辙“一七辙”。《法汉词典》就是把[dy]读成“迪”的。
    [r]没异议,都念成“尔”的音。
    现在的问题是[kεm],[kεm]可读成一个音节,也可读成两个音节。若读成一个音,汉语普通话无韵尾[m],相似的音有一个是[n],那么它跟汉语的[kan](汉字“干”的声韵就是这样的)很相似了;若读成两个音,[m]也无异议,都念成“姆”的音。
    剩下的就是[kε]了。汉语普通话无[kε]的发音。[kε],近似于汉语普通话的[ka](“嘎”的声韵)的音。[ε][a]同属舌面前不圆唇元音,[ε]为半低,而[a]为低元音。汉语拼音方案就把[iεn]拼写为“ian”(“烟”音)。同时[kε]也近于汉字“克”[kr]的读音,汉语拼音方案就是把[ε、r、e]归为一个音位/e/的。
    这样看来,上面几个称号中,“迪尔克姆”应是最接近Durkheim的本来面目的了。
    “涂尔干”的特点是中国化。三个音节,是中国人取名的常理,且中国的姓氏中也有“涂”。今天港台人在译名上还喜欢让外国人名中国人化,如“艾森豪”(大陆“艾森豪威尔”)、“柯林顿”(大陆“克林顿”)等。
    “迪尔凯姆”的“凯”([k‘ai],给人的感觉是让[kε]发成了长音[kε:]。外语中有长短音区别意义的用法,选汉字的时候尽量注意则最好。
    其余几个不外乎上面说的情况。
    外国人的“变脸”,给我们学习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了学术交流的效率。这提醒我们术语规范化迫在眉睫。不让外国人在中国有诸多“变脸”,就要制订一个规范*,有了规范,还需要大家遵照执行。
    不光是人名,所有的外来词的译名都要注意一些规则。如:
    1.读准外语词的原音,不能想当然地凭自己的感觉读。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对相同的字母或字母组合有不同的拼法。
    2.选用对应的汉字时,首先要考虑字音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节尽量照顾汉语的“声韵调”;其次最好要注意汉字的表意性,选用常见的字。
    3.要适应汉语词对音节长度的限制,尽量不要超过4个音节。
    4.约定俗成。对于以前有影响的译名,不要轻易地更换。
    希望各新闻出版部门及语言文字工作者都来关心这件事,不要再让太多的外国“变脸”人出现。
    * 新华通讯社编有《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1993),其中“Durkheim(法)”的中文译名为“迪尔凯姆”。——编者注
    被引次数: Baidu(6)
    “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中国中医研究院项目组
    2003年12月23日,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项目验收会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举行。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为组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潘书祥、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曹洪欣、辽宁中医学院教授李德新、湖南中医学院教授朱文峰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
    项目负责人之一朱建平研究员作项目工作总结汇报。该项目不仅圆满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4 000个中医药基本名词的汉文名、英文名的规范及其数据库,而且比合同书多出1 284个名词的规范,增加名词注释部分。
    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既是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资金立项项目,同时又纳入全国名词委中医药名词委工作范围,因此能充分发挥全国中医药专家的学术优势。首先制定工作总计划和名词规范工作所依据的若干重要文件,采取术语学研究方法,建立了以全国中医药名词委为核心的专家咨询组和以中医药名词委办公室/项目组为主的工作组密切配合的有效的运行机制。项目组既充分参考以往有关的名词规范工作取得的成果,尽可能广泛征询较多同行专家的意见,又能根据本项目的要求有所创新。本项目规范的名词,充分体现了学科的系统性、表述的规范性和学术的权威性的特点。本项目成果为《中医药基本名词》,包括汉文名、英文名5 284个的规范,5 261个名词的注释,以及相关数据库、研究论文等。本项目成果在国内居领先水平。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的验收,项目实施评为优秀。
    本项目所规范的名词术语已为新版国家《药典》配套书《临床用药须知》、制定国标《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新版《中医大辞典》及“中医药科技数据库”等相关研究项目所采用,已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及社会效益。
    (中国中医研究院项目组)
    被引次数: Baidu(4)
    食物安全的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孙君茂1;李哲敏1;孙艳丽2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食物安全状况不仅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更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食物安全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和人民群众极大关心的焦点,也必然地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但是,由于食物安全的概念最初是由国外引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国情和译者的专业差异,以及食物安全内涵的不断演变,导致了目前我国有关食物安全的内涵存在不同理解,相关概念和说法多样,比如“农产品安全”、“食品安全”、“粮食安全”等等,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辨析,加以科学规范和统一,并与国际英文表述合理对接,这对于开展食物安全的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推动我国食物安全战略的实施和实际工作的开展,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食物安全的内涵
    食物是具有一定营养价值和经济特性的、可供食用的、对人体无害的、经过一定加工制作后具有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的物品。尽管食物安全问题一直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但它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粮食危机后才真正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4年11月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大会上首次提出了食物安全的概念,是针对1972~1974年世界粮食危机而提出来的。发展中国家及最贫穷的非洲国家在此次粮食危机中遭受了食物短缺而严重影响了人们生存。因此,食物安全最初指的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存权利,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这次大会还倡议:“每个男子、妇女和儿童都有免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消除饥饿是国际大家庭中每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和有援助能力的其他国家的共同目标”。[1]可以看出,此时对食物安全内涵的界定着重强调食物在数量上应满足人们基本生存的需要。
    对食物安全内涵与目标的变化进行第二次定义的是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Edouard Saouma)为代表所提出,并在1983年4月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通过的食物安全新概念。其内容为“食物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任何食物。”这个概念认为食物安全必须满足以下三项要求:①确保生产足够多的食物,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②确保所有需要食物的人们都能获得食物,尽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③确保增加人们收入,提高基本食品购买力。[2]与最初的概念相比,爱德华·萨乌马的这个新概念不仅强调在总量上保证食物供应,而且从食物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要求保障食物安全,必须使人们即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也就是说既要发展生产,提高食物供给能力,而且还要增加人们的收入,提高购买力;还隐含着要通过促进公平分配,消除贫困来增进食物安全,保护低收入国家食物消费权利。
    食物安全的内涵与目标的第三次定义是在1992年国际营养大会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食物安全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由以消费粮食为主的传统食物消费观念向以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合理搭配的现代消费观念转变。口粮问题或者说吃饱问题已不再是主要问题,食物的质量和营养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更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食物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已成为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可持续食物安全日益成为当前和今后食物安全的主题。针对这样一种状况,把食物安全定义为“在任何时候人人都可以获得安全的富有营养的食物,以维持一种健康、活跃的生活的那种局面。”在食物安全定义中增加了“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限定语。1996年《世界食物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中重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食物安全。”
    食物安全的内涵经过近30年的演变,目前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内容,它主要包括3个方面:从数量的角度,要求食物的供给、需求和购买力三者平衡,即满足食物数量安全;从质量的角度,要求食物的营养结构合理、优质卫生健康(无污染),满足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即满足食物质量安全;从发展的角度,要求食物的获取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即确保食物来源的可持续安全。
    1.食物数量安全(food security in quantity)
    食物数量安全是指一个单位范畴(国家、地区或家庭)能够生产或提供维持其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从数量上反映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能力,它通过这一单位范畴的食物获取能力来反映。以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为特征,强调食物安全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权利。食物数量安全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尽管随着世界各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推广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行农业政策改革,使得目前全球食物数量安全问题从总体上基本解决,食物供给已不再是主要的矛盾,但是应该看到,全世界仍有8亿人口没有真正解决温饱,不同地区与不同人群之间仍然存在不同程度食物数量安全问题。
    2.食物质量安全(food security in quality)
    食物质量是指食物的特性符合有关标准和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程度。食物质量能够反映食物的食用性,食物必须可以食用,但是能够食用的物品不一定是食物,例如,药品、保健品等;食物质量能够反映食物的营养性,人类获取食物并食用、消化食物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身体生存或成长所必须的营养素,例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等;食物质量能够反映食物的卫生性,主要是指食物的卫生、无污染,同时也包括人们食用食物后可能潜在的健康危害性;食物质量能够反映食物的感官性,食物的外形、色泽、口感、气味等有利于引起人们的食欲或便于消费,最低要求是不妨碍人们的进食;食物质量能够反映食物的经济性,从经济性的角度讲,高质量的食物,就是在一定价值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食物保障人体生存和成长的物质基础的基本功能,以及其他休闲、刺激等辅助功能。
    食物质量安全是包含植物类、动物类和微生物类的所有食物,能够在食用性、营养性、安全卫生性、感官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有益于人类生存、健康和发展,最低要求是不会给人类带来任何损害和不利隐患。
    3.食物可持续安全(food security in sustainability)
    食物可持续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确定技术和管理方式以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持续、稳定地获得食物,使食物供给既能满足现代人类的需要,又满足人类后代的需要。即旨在不损害自然的生产能力、生物系统的完整性或环境质量的情况下,达到所有人随时能获得保持健康生命所需要的食物。
    食物可持续安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生态持续性,其中生态持续性是生产持续性和经济持续性的基础,没有资源环境的持续,就谈不上生产、经济的长久发展;没有经济的持续,保护资源与环境也是不现实的或者是毫无意义的。食物可持续安全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有关。它是以合理利用食物资源、保证食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特征。食物可持续安全是食物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食物可持续安全单独重点提出是与现时的历史背景相符合的,是现实的需要。
    二、食物安全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目前,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一词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这是由于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刚刚实现“从基本解决温饱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渡的国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1.食物安全与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最早、也是较流行的关于食物安全的说法,它主要研究在食物基本等同于粮食,而且粮食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和保护粮食生产能力,满足粮食供给,并在消费过程中注意膳食平衡、合理搭配等。粮食安全基本包含于食物数量安全的范畴。随着我国食物结构的不断变化,肉蛋奶等在食物结构中的比重迅速增加,以及粮食中饲料用粮比重的不断扩大,粮食安全的说法将逐渐退出。
    2.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英文表述为food safety,通常基本等同于食物卫生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在1984年《食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文件中,曾把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作为同义语进行定义:“生产、加工、储存、分配和制作食物的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适合人们消费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措施。”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加强国家级食物安全性计划指南》中,又把食品安全性和食品卫生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加以论述:“食品安全性是对食品按照其既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则是指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品链条的所有阶段所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我国的食品研究专家杨洁彬教授等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和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3]因此,食品安全基本属于食物质量安全的范畴,是食物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3.食物安全与农产品安全
    农产品安全是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系统提出来的,从内涵上看,农产品安全的侧重点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重视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农产品中有害残留的检测与预防、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与食物质量安全的重点基本吻合。
    但是,农产品的范围与食物的范围属于交叉关系。目前我国的食物结构,绝大多数是初级原材料形式的农产品,农产品除了食物(初级形态)这个主要成分以外,还包含林产品、纤维制品、纸制品和橡胶制品等。而食物虽然当前仍然是以农产品为主,但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食物将不再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即工业产品的形式,来满足人们的饮食和健康需要。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卢良恕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首次较为科学地阐述了一系列新的“食物安全”观点:要把传统的粮食观念向现代食物观念转变,把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食物制造业转变;食物包含粮食,但粮食不等于食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当一部分粮食将作为饲料,通过肉蛋奶等形式为人们提供优质蛋白食物;食物安全包括几个层次的内容:食物数量安全、食物质量安全、食物的可持续性安全(食物资源与环境)以及营养与健康等问题。
    被引次数: Baidu(20)
    关于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的含义及其翻译
    王德华;杨俊成;王祖望*
    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是生态学(Ecology)、生理学(Physiology)、热生理学(Thermal Physiology)、热生物学(Thermal Biology)、生理生态学(Physiological Ecology)(或生态生理学,Ecological Physiology或Ecophysiology)、环境生理学(Environmental Physiology)、比较生理学(Comparative Physiology)等学科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在我国出版的学术著作、教科书、文献以及一些生物学英汉词典中,关于这两个术语有多种翻译,并且多数没有将这两个术语区别开,如“顺应”、“习服”、“适应”、“服习”、“风土驯化”、“服水土”、“气候适应”、“新环境适应”、“气候驯化”、“引种驯化”、“水土适应”、“风化”、“适应(气候、环境)”、“气候(环境、水土)适应”、“驯化(作用)”、“驯化”等等。2003年国际生理科学联盟热生理学委员会公布的第三版《热生理学名词术语》(Glossary of terms for thermal physiology)中,对Acclimation的定义是:在实验条件下面对某些气候因素的改变,有机体所产生的生理或行为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降低由于胁迫引起的紧张状态或增强其对紧张状态的耐受性。Acclimatization的定义是: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有机体在其一生中为了降低由于外界压力变化所导致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生理或行为变化。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在语义学上是没有区别的,但它们表达的含义已经明显不同。Acclimation描述的是有机体的一个适应性变化,这个变化指的是在一个控制环境中有机体对一个特定气候因子所产生的生理变化,是实验诱导的,而Acclimatization描述的则是有机体面对自然气候条件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牛津生态学词典》(Oxford Dictionary of Ecology,M.Allaby ed.1998)中对Acclimation的定义是:在环境中,动物为了能够耐受一个单因子(如温度)的变化而作出的反应。这个术语多用于实验室内进行实验的动物,一般指一个单一因子的变化。Acclimatization的定义是:为了能够耐受环境的变化(如季节性气候变化),动物产生的一个可逆转的适应性反应,包括多个因子(如温度和食物的可利用性等)。这个可逆性反应是生理学的,但也可以影响行为(如当动物面对温度降低时由于生理的代谢调节而出现的冬眠行为,或者寻找建巢的场所、材料和食物等)。这个术语有时也指植物在面对异常的环境条件时所产生的一个生理调节范围。
    《动物生理学:机理与适应》(Eckert Animal Physiology: mechanisms and adaptations,5th edition,2002,D.Randall,W.Burggren and K.French eds.W.H.Freeman and Company)中,对Acclimation的定义:由于长时间暴露在一种环境条件下(如高温或低温),有机体的一个特定功能的持续改变。指的是生物的表型(或表现型,phenotype)对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主动适应方式,在生理学、行为学甚至形态学等方面,逐渐调整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在实验室内实验引起的或者在野外由研究者引起的。Acclimatization的定义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多种环境条件下而引起的一系列持续的改变。指动物在它的一生中,在其故地由于长时间暴露在一个自然产生的新的环境条件下,动物个体在生理学、生物化学或解剖学等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在野外自然条件下产生的。一般讲,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这两个过程都是可逆的。
    《动物生理学:适应与环境》(Animal Physiology:adaptation and environment,K.Schmidt-Nielsen ed.200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对Acclimatization的解释是:在自然环境中,动物经受的环境条件在夏季和冬季是明显不同的,在夏季的动物所耐受的高温对冬季的动物而言是不能忍受的,同样冬季的动物所耐受的低温,对夏季的动物来讲也可能是致命的。随着气候的变化,动物的温度耐受能力的这种变化,就称为Acclimatization。在实验室内通过将动物放在一个固定的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就可以实验模拟与野外相同的效应。为了将这种实验室内产生的适应或调节与野外自然产生的适应性变化相区别,这个过程称为Acclimation。Acclimatization是对自然气候条件的调节,Acclimation是对人工条件的调节。
    《简明生物学词典》(冯德培、谈家桢、王鸣歧主编,198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在“驯化”条目中,英文是Acclimatization,并解释为:人类把野生动植物培育成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的过程,又称“风土驯化”、“气候驯化”、“引种驯化”等,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加上不断地选择,促使其遗传型向着人类所需要的方向改变,导致新品种的形成。我们认为翻译为“气候驯化”是可以的,但解释是不准确的。按照这个解释,相对应的英文术语应该是Domestication(驯养或家养化)。
    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强调的是生理学的变化(有时也包括形态解剖和行为学的变化),但不包括遗传学的变化。这两个过程一般是可逆转的,但时间尺度不同,面临的环境条件不同,一个是单一的因子,是在实验室内;一个是复杂的多个气候因子,是自然产生的,在野外。需要指出的是Acclimation这个术语在有关植物的文献中指植物冷耐受性的季节性变化(这时与Acclimatization是同义的),但在动物的研究中则一般局限于指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短期调节。很清楚,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与适应(Adaptation)、顺应(Conformation)等术语虽有相同的成分,但内涵还是不同的,如有些“适应”是不可逆转的,是可以遗传的,同样“顺应”是指生物的生理调节能力有限,必须按照环境条件的要求才能生存。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将Acclimation译为“驯化、实验驯化或室内驯化”,将Acclimatization译为“气候驯化、野外驯化、自然驯化或季节驯化”都是可以的,既符合术语所表达的含义,又将二者区分开。
    * 王德华、杨俊成教授为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王祖望教授为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名词委承担的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日前通过验收
    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
    王祖望教授为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全国科技名词委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承担了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科学名词审定”专项(项目编号2001DEMOO15),在2002年底完成预定任务。在此专项工作中,全国科技名词委承担了免疫学、遗传学、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等4个学科的科学名词审定和两岸信息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在落实科技部下达任务中,认真组织各分委员会开展工作,并及时予以指导和检查,使上述5个学科的工作在2002年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按计划进度完成全部预期任务。
    本项目的实施和运作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色和创新:
    1.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本项目体现了“加大投入、加快速度、提高质量”的特色,创出了审定工作速度的新高。
    2.理清了新兴学科的学科体系,确定了学科框架。
    3.在项目运作前期,名词委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用于完善术语数据库各项功能。
    4.“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是名词审定工作的延伸和发展。
    由科技部基础司调研协调处处长周文能主持,6名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参加了验收工作,宣布该“科技名词审定”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
    (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
    黄涛;黄鑫
    “经脉”一词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译法,最常见的莫过于Channel、Meridian、Vessel这三种。
    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针灸经络及穴名标准中对于经络的译法使用的是Meridian,比如肺经译为Lung Meridian,简称LU,大肠经译为Large Intestine Meridian,简称为L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1989年颁布的针灸穴名标准(修订版)就采用如下译法:
    经——Meridian
    络——Collateral
    经络——Meridian and Collateral
    奇经八脉——Eight Extra Meridians
    具体到奇经八脉的每一条经脉,却是用的Vessel,省略了后面的Meridian

    Meridian的使用已延续多年,许多外籍人士都采用这一译法,一些中医翻译的业内人士亦认为这一词译已深入人心,不如就按约定俗成的选词原则将其定为规范译法。
    但这种译法也一直地遭到来自国内外的中医专家们的质疑,原因是“Meridian的本来含义是表示子午线,经线,只是球体表面的一条假想线。”[1]“Meridian”还有“顶点”、“极点”、“全盛期”等解释,都不适用于中医的本意。
    而中医的经脉是假想线吗?
    显然不是的。《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而且还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从以上的论述来看,经脉是确实存在的东西,并非虚幻的。尽管针灸学界对经络的实质研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达成一个确切的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翻译上可以任意用这些与中医原意相去甚远的译法。因而,不少学者使用Channel或是Vessel来表示经脉,国内出版的英文针灸书刊经脉一词也多译为Channel。
    在《道兰氏英汉医学辞海》中Channel的释义为:“①管、沟:物体流通的管道,沟渠或槽;②蛋白质通道”等。
    如血通道即为blood's Channel,钾通道即为potassium Channel。
    而Vessel的释义则为:“管,脉管:运送液体的管道,如血管、淋巴管。”从Anatomy(解剖学)的角度讲它是“A duct,canal,or other tube that contains or conveys a body fluid:导管,动脉储存或者导运体液的导管:a blood vessel血管。”
    但到底哪种表达更准确呢?我们需要从经脉的中文含义来讨论。
    经,古字为“巠”。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本意为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在古代纺织的过程中,经纬的关系是“经静而纬动”。由此而引申出来的含义是用其表现地理位置。“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大戴礼记·易本命》”这恐怕是最初将经翻译为Meridian的原因。
    “脉,古作脈、衇,(会意。合起来表示身体里的一种支脉。本义为血管。)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如果单纯从脉上面考虑的话,将脉译为Vessel没有疑义。因为《素问·脉要精微论》有论述:“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与心密切相连,为心气所推动。《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而且在《内经》中多处都提到这样一个词:“血气”而非“气血”,如《灵枢·天年》:“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及成为人。”经脉一词,首先强调的是血,而后才是气。在《灵枢·痈疽》中谈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也有不少学者通过对有关经络的治疗学文献等的考察认为所谓经脉实际上就是血脉,是属现代医学所谓的血液循环系统[2],基于这种考虑,vessel的使用也许会成为未来“经脉”一词的正式译法。
    但是,合起来考虑,中医的经脉并非只通行血,而是人体气血(血气)运行的通路,起到连接人体内外的作用,《灵枢·海论》:“……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灵枢·经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若夫八尺之士,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皆有大数。”
    因此,相对而言Channel可能会更准确些,因为Channel按一般辞(字)典解释有“that through which anything flows”,即“通道”之意,符合我们目前对经脉的认识。
    在这次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工作中,考虑到经脉英文名词的以往使用情况:“Meridian”一词已在西方沿用了多年,而Channel更能体现出中医经脉的原意,且目前国内外的不少文献、词典等也已使用,所以我们将Channel与Meridian同时采用,将Channel置于前,以视重视,等大家的认识统一之后,再加以重新规范统一。即:
    经脉——Channel(Meridian)
    经络——Channels(Meridians)and Collaterals
    collaterals一般解释有“平行”,联结而次要(parallels,side by side,connected but less important)。在医学有附属(accessory)、旁侧、分枝(small side branch)等解释。故这两个词比较符合中医“经络”这一词的原意。
    我们再来谈奇经八脉的问题,奇经八脉按中医的理解是有别于十二条正经之外的八条经脉,起到沟通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因而应当与经脉的译法统一起来,也用Channel(Meridian)表示。即:
    督脉——Governor Channel(Meridian)
    任脉——Conception Channel(Meridian)
    冲脉——Thoroughfare Channel(Meridian)
    带脉——Belt Channel(Meridian)
    阴跷脉——Yin Heel Channel(Meridian)
    阳跷脉——Yang Heel Channel(Meridian)
    阴维脉——Yin Link Channel(Meridian)
    阳维脉——Yang Link Channel(Meridian)
    其他一些与中医的脉相关的名词及常见英译:
    脉气——Channel(Meridian)Qi,脉中的精气,即经气。
    脉象——Pulse,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晋·王叔和《脉经》根据这些征象总结出二十四种脉象,元·滑寿《诊家枢要》发展为三十种脉象,明·李时珍《频湖脉学》定为二十七脉,明·李士材《诊家正眼》再增入疾脉,合二十八种脉。
    脉搏——Pulsation,动脉的搏动,脉搏反映血液循环系统和机体的功能状态。
    血脉——Vessel或Blood Vessel,血液运行的脉道,因血行于脉中,故称“血脉”。
    脉管——Vessel,血液运行的通道,简称脉。
    注释: ① 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香港举行针灸命名标准化第二次工作会议,一致决定省略任督脉后的Meridian。见于《世界卫生组织针灸文献汇编·针灸穴名标准-第2部分(修订版)》。
    ② 旅英学者马堪温教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演讲中就提出:“(这种译法)在客观上反映出一种把‘经络’视为虚有的假设或想象的看法。这在客观上也符合西方对中医针灸理论(主要是‘经络’)的态度,即不承认,不理会,甚至轻视的态度。”
    被引次数: Baidu(9)
    智能武器装备
    周健
    摘要 本文定义了智能武器装备的概念,列举了几种重要的智能武器装备,介绍了武器装备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讨论了智能武器装备与人的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智能武器装备纷纷涌现。这些武器装备的共同之处是具有人脑的某些功能,如分析、判断、筛选、评估、综合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攻击、操纵武器平台的行动能力等,能够部分地使人从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具有很大的军事价值。
    一、智能武器装备的定义
    武器是直接用于杀伤敌有生力量和破坏敌方各种设施的工具;武器系统是由若干功能上相互关联的武器、技术装备等有序组合,协同完成一定作战任务的有机整体;而武器装备则是武装力量用于实施和保障战斗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和与之配套的其他军事技术器材。
    智能武器装备,亦称“智能化武器装备”或“人工智能武器装备”,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制的,具有某种智能特征,用于实施和保障战斗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和与之配套的其他军事技术器材的统称。
    二、智能武器装备的种类
    智能武器装备种类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杀伤性和非杀伤性两种,其中杀伤性智能武器装备又包括软杀伤和硬杀伤两类。下面举例说明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智能武器装备:
    智能枪 一种由计算机控制,能自动识别主人,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新型枪。使用时,持枪者只需将枪口朝向目标,计算机就能根据敌方情况决定采取何种功能,同时调整方向,并发出射击指令。智能枪上安装有袖珍摄像机和热成像仪,它们与枪口朝向相同,捕捉到的图像能够投射到士兵头盔边缘的小视屏上。为防止敌人特别是恐怖分子盗用智能枪,智能枪的计算机能自动核对使用者的密码或手掌纹,如果与授权使用者不符,智能枪将拒绝“工作”,甚至自毁。
    智能子弹 一种出膛后能自动跟踪目标的智能子弹。这种由枪管发射的自适应子弹,是通过以下两种装置控制其发射的:一是制导系统,二是压电陶瓷制动器。具备这两种装置的智能子弹,能以超音速毫厘不差地击中目标或较大型武器装备上的薄弱环节,射击精度相当高。
    智能导弹 一种自动搜索、识别和攻击目标,并能在找不到攻击目标的情况下自动返航并回收的新型导弹。如美国研制的“黄蜂”反坦克导弹,由超低空飞机远距离成批发射后,它就会自动爬升到上千米,然后自动俯视战场,自动选择目标,互不干扰。若目标已有导弹跟踪,后到的导弹就会自动寻找其他的目标,以获得最大的杀伤效果。
    智能滑翔炸弹 能够自动发现、跟踪和攻击目标的新型炸弹。作战时由飞机发射,能自己利用太阳能、风能和自身的能量在空中游弋,发现目标后迅速攻击。美国研制的一种智能滑翔炸弹最长可在空中游弋60分钟,并且具有识别敌我的能力。如果最终仍没有发现攻击目标,它还具有自毁功能。
    智能坦克 一种质量只有普通坦克的十分之一的新型坦克。它可以顺利通过各种障碍物,能够识别目标的不同特征,并通过比较确定最佳行动方案,从而控制武器射击,具有很强的火力和突击力。它能在时速60多公里的情况下自行鉴别道路,区分人员与自然地物,绕过障碍物,探测地雷,绘制地形,分清敌我,确定目标。
    智能地雷 一种引信具有主动识别目标能力,战斗部具有主动跟踪、攻击目标能力的新型地雷。有的智能地雷具有多功能传感器,当坦克进入地雷控制的半径为100米地域的范围时,即由微机控制发射智能子弹药。子弹药在空中主动寻找目标,攻击坦克顶甲。有的智能地雷采用智能引信技术,可根据直升机螺旋浆的声音和红外辐射特征判断敌我,当敌机进入有效射程后,由微机控制雷体战斗部起爆,发射子弹药攻击敌机。
    智能无人机 一种不需人驾驶而能自行完成侦察、干扰、电子对抗、反雷达等多种军事任务的无人驾驶飞机。从目前发展情况看,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为程控型,由计算机预编程序,自动导航;另一类是遥控型,由地面遥控导航;还有一类是程控与遥控相结合的复合型。无人机的重要任务是利用机载的侦察器材,进行侦察与指示目标,同时还可用于电子对抗。
    智能多用机器人 一种四肢齐全,耳聪目明,具有一定的思维、感觉、知觉、识别以及分析和判断能力,能更多地模仿人的功能,从事较复杂的脑力劳动,执行多种军事任务的机器人。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和列入发展计划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防御反舰导弹机器人、欺骗系统机器人、排雷机器人、防化机器人、烟幕机器人、侦察机器人、反装甲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图像判读机器人、航天机器人等。
    智能C3I 系统C3I是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 and Intelligence(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的缩写。一种以会“思考”的计算机为核心,不仅可对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与鉴定,而且能提出敌人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己方应采取的最佳对策的武器系统,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帮助指挥官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判断情况,定下决心,下达命令,犹如一位忠实、精明、冷静的“高参”。
    三、武器装备智能化趋势
    我们可以从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一侧面,摸索到武器装备智能化发展的脉络。下列数据表明,现代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占弹药总量的百分比在一次次加大:越南战争为0.2%,海湾战争为8%,科索沃战争为35%,阿富汗战争为60%以上。2003年发生的伊拉克战争前十几天中,无论是F117隐身战斗轰炸机,还是B52远程轰炸机,都百分之百地使用了精确制导武器,攻击目标约1500个。武器装备智能化这一发展趋势和由此而来的更加精确的打击效果,使部队机动能力大大提高,作战行动在陆、海、空、天、电(磁)等多维空间的展开使作战样式呈现体系化的特点。
    四、人与智能武器装备的关系
    在战争中,人始终是智能活动的主体,智能武器装备只能在人事先安排的程序下动作,按照人赋予的思维功能对战场上的情况作出反应。不管智能武器装备多么精巧,如何“神勇”,都不能改变人是战争主体这一根本,不能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智能武器装备归根结底仍然是人的能力的延伸和发展。与其他武器装备比较,智能武器装备同样要受到人和自然各种因素的制约。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高昂士气和掌握现代军事技术的人。”我们既要看到武器装备智能化的大趋势,又不能因为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作用愈益突出,就否定人的作用。
    五、结束语
    先进的武器装备,是打赢高技术战争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衡量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从最终意义上决定着战争形态、作战样式、指挥方式,以及军队组织结构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我们历来反对“唯武器论”,但是也应承认,高技术武器装备,作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本身就体现和凝聚着人的智慧;不重视武器装备,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智能武器装备的应用无疑将引发未来作战理论、作战样式、编制体制乃至战略战术等诸多方面的一系列变革。
    当前,我军正面临着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建设强大的信息化军队的紧迫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从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出发,走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智能化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我们只有抓住机遇、打破常规,努力实现武器装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追踪世界军事科技发展趋势,瞄准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提高新研制主战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建设起点,在重视搞好机械化武器装备建设的同时,加快进行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使信息化武器装备进一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才能打赢未来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高技术战争。
    被引次数: Baidu(1)
    禽流感相关的科技术语
    付朝阳
    一、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
    (1)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family),病毒的基因组由8个单股RNA构成,分别编码10个与病毒结构和功能有关的蛋白质,片段1和2分别编码PB2和PB1蛋白,片段3编码PA蛋白,这三个蛋白与病毒的RNA聚合酶活性有关。片段4编码血凝素(HA)糖蛋白,片段5和6分别编码核蛋白(NP)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其中HA糖蛋白和NA蛋白具有型特异性,能产生有保护作用的抗体;NP具有种的特异性,能产生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片段7编码基质蛋白M1和M2,片段8编码非结构蛋白NS1和NS2,可能与病毒基因组的转录过程有关。流感病毒可依据其中的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分为四个属:甲型(A)流感病毒属、乙型(B)流感病毒属、丙型(C)流感病毒属和类托高土病毒属。A型流感广泛存在于禽类、人类及其他动物中,其感染范围很广,多以流行的形式出现。C型流感存在于人类和猪中,但极少引起流行。而B型流感仅存在于人类,常常只引起流感的局部暴发。
    (2)禽流感病毒
    AIV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球状,直径80~120nm,常呈丝状,长短不一,具有多型性,具囊膜,表面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其长度约为12~14nm,这种突起可分为两类,一类呈棒状,由HA分子三聚体构成;另一类呈蘑菇状,由NA分子四聚体构成。病毒由70~75%的蛋白质,1~2%的核糖核酸(RNA),20~25%脂质和5~8%的糖组成,病毒蛋白质含有5种多肽,即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质蛋白、核蛋白和多聚酶。AIV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容易被常用消毒药灭活,对热的抵抗力较弱,加热60℃10分钟,70℃2分钟即可被灭活,在干燥的尘埃中可存活2周,在4℃可保存数周,在冻干状态或50%甘油生理盐水中可保存数年。
    (3)禽流感病毒的亚型及流感病毒的命名法
    依据流感病毒表面结构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胺酸酶(NA)抗原性的不同,可将A型流感病毒分成不同的血清亚型。目前有15种HA(H)亚型和9种NA(N)亚型,1980年WHO公布了流感病毒新的统一命名法。A型流感病毒的命名法公式为: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序号(采样时标本号)/分离年代(血凝素亚型神经氨酸酶亚型),如A/马/黑龙江/1/89(H3N8),B型和C型流感病毒的命名法与A型流感病毒的命名法相同,但无亚型划分。如B/京科/26/58,C/猪/京科/32/81。
    (4)禽流感病毒的毒力
    不同的AIV亚型的毒力不同,同一亚型内的不同毒株及同一毒株感染不同宿主的毒力也不尽相同,目前国际上一般按欧共体规定的静脉内致死指数(IVPI)来判断毒力,某一毒株感染某一宿主时,当IVPI≥1.2,则认为是高致病性毒株,当IVPI<1.2时,则被认为是低致病毒株。根据这一标准目前所有被判为高致病性毒株都属于H5和H7,AIV的致病性是各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HA起着重要的作用。AIV感染细胞时HA被裂解为HA1和HA2。HA2N末端可插入细胞膜的脂质双层,因为HA2 N末端有多个疏水性氨基酸构成的亲脂性结构。插入脂质双层的HA2可在病毒囊膜和细胞膜之间形成一个通道,使两膜融合病毒核酸得以入侵宿主细胞。如果细胞内缺乏相应的蛋白酶,则HA不能被裂解为HA1和HA2,所产生的病毒粒子将不能入侵其他细胞,这样病毒的感染将局限在一定的细胞内。将高致病性H5和H7型毒株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高致病性毒株的HA在裂解位点附近有4个或更多的碱性氨基酸,而低致病性毒株的HA仅有一个精氨酸。因此高致病性毒株的HA可被多种细胞内蛋白酶所识别,这就增加了病毒株在机体内的广嗜细胞性,一旦感染就会迅速突破器官屏障,从而造成机体的全身感染,引发高致病性流感的发生。由此可见HA的可裂解性的大小决定了禽流感病毒毒力的强弱,而其识别和结合宿主细胞受体的特性,决定了宿主的范围。
    (5)禽流感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AIV具有众多血清亚型是其遗传变异频繁的结果,其机理涉及分子水平的抗原转移和漂移。抗原漂移是指由于基因组自发的点突变引起的小幅度的变异,导致氨基酸的改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或突变的氨基酸正好使抗原决定簇改变,引起抗原性的变异,转移是由于较大幅度的突变导致新的亚型的出现,原因之一是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病毒基因组复制时容易出错,另一个原因是由于AIV基因组的节段性,当不同的毒株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其核酸片段可发生同源交换,从而导致了抗原性的改变。其中A型流感病毒广泛存在于禽类和哺乳动物中,基因组的分节段性,使得其易于发生混合感染而产生重组株病毒。
    二、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禽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禽类病毒性疾病。其易感动物包括鸡、火鸡、珠鸡、野鸡、鹌鹑、鹧鸪、燕鸥、鸽、鸭、鹅等。
    (1)禽流感的临床特点
    禽类在感染禽流感后,其症状从不明显到急性或高死亡率不等。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毒的毒株和被感染的禽种。综合征可为亚临床到轻度的呼吸系统疾病,从产蛋下降到急性致死性疾病。其组织病变主要是脑、皮肤及内脏器官组织坏死,消化道各脏器出血及泌尿生殖道的炎症,其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易与新城疫、急性禽霍乱、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等混淆,且常继发或并发而易误诊或延误治疗,因此危害极大。
    (2)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特点及危害
    高致病性禽流感常以突然死亡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常导致感染鸡群的全军覆灭,历史上历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均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983年4月在美国北部宾夕法尼亚、弗吉尼亚、新泽西等州发生的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中,共计淘汰了1700万只鸡,直接耗资6千万美元,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带来了相当于现今的8500万和4.9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1985~1986年在美国的再次暴发中,所有发病鸡群均被扑杀,这次发病所造成的损失较1983~1984年的更为严重。
    (3)中低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特点及危害
    低致病性禽流感常以呼吸道症状,产蛋率、受精率及孵化率下降为主要特征,从而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1996至199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暴发的低致病性H7N2禽流感流行中,包括生产的损失、鸡蛋销毁、饲料销毁、鸡蛋包装材料销毁、垃圾处理、油料费用、扑杀费用、清扫和消毒费用、合同付款额、掩埋所用费用和土地占用等诸多方面在内的经济损失总计达350万美元,这一次禽流感的流行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及该区域内养禽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局部地区流行的中等毒力以下H9亚型禽流感,也同样给各区域的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4)禽流感与人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分子基础
    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取决于宿主与病毒之间的关系,病毒的不同基因节段在决定病毒致病性方面有着不同的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HA蛋白。首先它可以识别宿主细胞的受体并与其结合,流感病毒HA蛋白受体的特异性取决于宿主的种属,人流感病毒的受体多为唾液酸α2.6半乳糖的唾液寡糖(SA2,6Gal)结合特异性,禽流感几乎都是唾液酸α2.3半乳糖的唾液寡糖(SA2,3Gal)结合特异性,这种差异与HA蛋白受体部位上第226位氨基酸密切相关,人流感和禽流感病毒受体结合位点第226位的单一氨基酸通常分别为Leu和Gln。第二,依赖宿主细胞转运蛋白水解酶切割,使HA2 N端融合序列裸露与宿主细胞产生融合,使病毒的基因组进入细胞,病毒开始复制。
    (5)禽流感病毒对人类流感新毒株形成的影响
    禽流感病毒亚型繁多,除可感染家禽和野鸟外,也可引起海豹、鲸鱼、猪和马等哺乳动物的感染,通常认为禽流感病毒是人流感病毒的庞大基因库,是人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新基因的来源,在人类以前仅发现3个H抗原型(H1、H2、H3)和2个N抗原型(N1、N2),而所有15种不同的H型和9种不同的N型均可在禽流感病毒中找到,这种联系是通过中间宿主(如猪)来实现的。流感病毒的宿主范围大多取决于其HA蛋白,病毒的感染,需要细胞膜上特异性结合位点,人类与禽类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有很大的不同,而猪的种间障碍较低,猪体内则存在人和禽流感病毒的2种受体,人与禽流感病毒均可以感染猪,禽流感病毒在中间宿主(如猪)中与人流感病毒杂交,从而获得人类细胞特异性的受体结合位点,增加了新流感病毒(包括可以感染人的毒株)产生的概率,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纵观人类历史上历次流感的全球大流行,都对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20世纪共发生过3次瘟疫性的流感,第一次是1918年至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第二次和第三次流感的大暴发是1957至1958年的“亚洲流感”和1968年至1969年的“香港流感”,每一次人类流感的大流行都与禽流感病毒有着密切的联系,经证实,1918年-1919年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的猪型(H1N1)流感病毒来自于禽流感病毒,1957年至1958年流行的H2N2病毒株,是H1N1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经基因重排而来,1968年至1969年,H2N2又与鸭中循环的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经基因重排形成新的H3N2流感病毒,并引起了“香港流感”的发生。
    (6)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直接感染
    在历史上的历次禽流感暴发中,均未见有关禽流感感染人的报道,而在1997年的香港禽流感事件中,禽流感病毒首次突破种间障碍,不经在猪体中的基因重排过程而直接感染人并且致人死亡,引起了香港及全世界的震惊,目前在越南流行的禽流感也相继出现直接感染人的病例。毫无疑问,禽流感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97’香港禽流感事件中,将分离自病人体内的病毒分别与人源和禽源流感病毒进行比较,发现该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同源率最高(90.1~98.5%)的毒株均为禽流感病毒,未发现任何曾经在中间宿主中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排的证据,由此可确定该病毒来源于禽类。它对人类的直接感染,打破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种间屏障法则,这一事件,虽然从给人类造成的灾害及对养禽业造成的损失方面无法与1968年至1969年的“香港流感”及1983年美国、1995年墨西哥的两次禽流感大暴发相比,但却拉开了禽流感直接感染人并致人死亡的序幕,凸现了禽流感病毒的公共卫生意义。近期发生的周边国家禽流感直接感染人的病例更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控制消灭人流感就必须控制消灭禽流感,同样人们要控制消灭禽流感,也必须控制消灭人流感,任何单方面的措施都将是徒劳的。
    三、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综合防治:
    (1)禽流感的免疫预防
    流感病毒水平传播效率极高,其致病力变异极为复杂,并且对其机制迄今知之甚少,禽流感的弱毒疫苗自然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传统的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是禽流感防治的主动措施、关键环节和最后防线。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禽流感防治中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禽流感局部疫情的控制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我国禽流感灭活苗研制和应用的同时,我国在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方面也取得了一批具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应用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清除鸡群中流行的H5、H7高、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及目前流行比较广泛、危害严重的中、低致病力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防治策略成为可能。
    (2)禽流感的药物治疗
    抗禽流感的药物目前主要有包括金刚烷胺类和金刚乙胺在内的离子通道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WJ-270201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唾液酸寡聚糖类似物等流感病毒受体阻滞剂、抗流感病毒反义寡核苷酸和包括酚类及醌类衍生物在内的黑色素等几大类,同时也包括其他一些化学药物,如三氮脞核苷、蛋白酶抑制剂、吗啉双胍、异喹啉、环辛胺等。这些药物分别通过抑制流感病毒复制,阻断流感病毒对细胞的吸附,侵入途径等机制,实现对禽流感的治疗,部分药品的投入使用已取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禽流感的综合防制
    除采取一般的免疫预防为主并结合药物治疗的方针外,对禽流感病毒感染应采取不同于其他禽病的防治措施。首先一点,禽流感病毒具有感染宿主的多样性特点,因此,除了要控制和消灭疫源外,应对家禽(尤其是鸡)施行全封闭饲养,避免鸡群与水禽和野鸟间任何形式的接触,加强活禽市场的管理,以切断传播途径。其次,禽流感亚型众多加上基因突变、重组和重排,使得禽流感变异极快,这就决定了首先要使用敏感的诊断方法,加强疫情监测工作,尤其是禽流感高致病力毒株突然出现的特点,需要定期、持续、跟踪监测和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病毒分子生态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惟有如此,才能确定不同禽种、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区禽流感病毒的特点和差异,才能减少禽流感防治中的盲目性。最后,必须制定正确的免疫预防策略,禽流感免疫呈现突出的亚型特异性保护的特点,亚型间交叉免疫保护性差,决定了必须使用亚型特异性疫苗和多价疫苗,同时禽流感的免疫预防还应考虑到尽量不干扰血清学监测,这可通过开发使用高新技术疫苗得以解决。另外,对检测到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鸡群,必须采取断然扑灭的措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消灭禽流感尤其是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对鸡群乃至对人类的感染。
    最终,我们应该相信,随着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不断加强;只要依靠不断建立的更加快速、敏感、准确的诊断方法并加紧应用到流行病学监测中;依靠不断深入研制的安全有效疫苗,加之有效的疫病控制措施,我们一定会有效地避免禽流感,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我国养禽业和我国国民经济以及人民身体健康所构成的巨大威胁。
    被引次数: Baidu(1)
    为何《天文学名词》中未收入“残月”一词?
    编辑先生:
    我最近查阅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天文学名词》,没有找到“残月”这词,而“新月”作为“朔”的“又称”列在里头,“残月”与“新月”应是相伴而生的,而且在我国古代诗词和文学作品中,“残月”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请问《天文学名词》中为何未收入“残月”一词?
    读者 牧岭
    牧岭先生:
    编辑部委托我回答您的问题。
    关于“残月”一词,未收入主要刊载规范的基本名词和术语的《天文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系列之一)的理由是对其内涵尚不明确。
    日前修订《大百科天文卷》(第二版)“月球”词条,我用的月相是:
    朔月——蛾眉月——上弦月——盈月——满月——亏月——下弦月——残月——朔月
    对应的英文是:
    new moon—waxing crescent—first quarter—waxing gibbous—full moon—waning gibbous—last quarter—waning crescent—new moon
    此外,尚有decrescent一词,在《英汉天文学名词》(2000,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中对应的中文是“亏月”。
    几点说明:
    一、《天文学名词》(1998,科学出版社)只有“朔”、“上弦”、“满”和“下弦”4个主要规范名词,“月球”新稿与之不矛盾。当年没列“盈”、“亏”、“凸”、“盈凸”、“亏凸”等词主要是意见不一致,拿不准,知难而退。
    二、我反对将“朔”时刻的月相定名为“新月”,这与华人的习惯理念相左,不能将看不见的月相称为“新月”。当年请教过薄树人先生,得知古人将“朔”时的月相称为“月出”(它是一个字,左边的偏旁是“月”,右边是“出”,意为月之将出也)。此外,还将“残月”称为“晦”。
    三、“月球”新稿的月相用词与《英汉》(2000)不全同,这不要紧,《英汉》不是国标,没有大的约束力。
    李竞
    2004年1月13日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二零零四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封二)

    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 路甬祥



    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 江蓝生

    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 于永湛

    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 章综

    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 汪继祥

    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 潘书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名词工作
    本刊编辑部
    在全国科技名词委2004年度第一次常委会议上,主任委员路甬祥院士提出我们当前的工作应当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继续前进。这一思想既是本次常委会议的主题,也是名词委工作的主线,对进一步做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代国际社会已处于以知识经济为走向的全球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国内外科技、文化、经贸交流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科学是基础,创新是主流,要把新发现的知识和新创造的技术及时推广,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掌握、所应用,就必须依靠科学知识的载体——术语来承载、传播。因而,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日益凸显出它的重要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以人为本,做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基础是建设一支优秀的名词工作队伍和建设自己的科学文化,其核心内容就是求真务实。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名词工作的优良传统,坚持尊崇真理的献身精神和严谨缜密的治学风范,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惟有如此,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满足科技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客观要求意味着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要紧紧依靠科教兴国战略来实现地区间的协调、城市间的协调,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因而,我们的工作要紧密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形势,有所侧重地开展好事关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全局的学科名词审定工作,与此同时,也要在强调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开展好社会科学、文化教育领域的科学名词审定工作。
    科学发展观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拓创新则是实现这一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工作成就,形成了优良的工作传统,我们在继承、发扬这一传统的同时,也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科技的发展,采用一些新的手段、新的办法、新的思路。近来,名词委加快术语数据库建设,已开通了科技名词工作网站,为名词审定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今后,我们应当在这一基础上探索审定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使名词审定工作与时俱进,朝着面向国际、服务社会的开放格局进一步发展。
    2004年是非常关键、重要的一年,我们要在名词委常委会的领导下,努力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2005年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庆典。
    相关链接: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二○○四年常委会会议(本刊第4页)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二○○四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纪要
    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4年3月31日召开了2004年度第一次常委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于永湛、江蓝生、章综、汪继祥、潘书祥、马燕合、周文能、朱未彤、刘新民、王铁琨、焦刚、李慧政、康凯、肖党荣、郭志明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
    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副主任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3年工作情况和2004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
    关于2003年工作情况:
    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根据常委会通过的工作计划,在以路甬祥主任为首的名词委常委会以及中科院、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等部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完成了常委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已初步完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的建设,为更好地宣传全国科技名词委、推广规范科技名词、利用网络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奠定了基础。
    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共开展了20多个学科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出版工作。其中航天科技、免疫学(定义本)、遗传学(定义本)、生态学(定义本)、中医药学(定义本)、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等6个学科完成了审定任务;公布出版了两册机械工程名词(定义本,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仪器仪表)及航空科技名词(定义本)、自然辩证法名词、土木工程名词、两岸药学名词、两岸船舶工程名词等7种书。
    2003年,有近20个学科按照预定计划继续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其中包括海洋学名词(定义版)、地理学名词(定义版)、医学名词(放射肿瘤学等)、力学名词(定义版)、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名词(定义版)、细胞生物学(定义版)、航天名词(定义版)、机械名词(定义版,工程机械等)、语言学名词(定义版)、资源科学名词(定义版)、管理科学名词(定义版)等。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新组建了通信科技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并取得了较快的工作进展。

    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继续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努力为促进“两岸三通”、实现祖国统一作出更大贡献。其中,信息科技、测绘、动物、药品名称、船舶、地理信息系统、天文学、化学工程等学科都开展了积极的活动。例如,2003年9月底,两岸动物学家在北京召开了名词对照研讨会,确定了学科框架和主要对照名词;12月,两岸测绘专家在台湾召开了名词工作研讨会,会议通过了《两岸测绘学名词对照本》二审稿;同时,大陆代表团还同台湾地理信息系统专家讨论了《两岸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对照本》,以完成该学科的名词对照工作。2004年3月,电子学、计算机、通信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在台湾召开第二届海峡两岸信息科技名词对照研讨会,完成了这些学科的名词对照任务,并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及目标。
    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开展了科技名词推广应用工作和术语学研究活动,与国内外术语学界和相关工作机构开展了较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名词委两次组织参加国际会议,完成了中奥科技合作项目;多次参加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参加了2003年国家辞书评奖工作;积极开展了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活动。
    《科技术语研究》期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适时地调整栏目结构和内容,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进一步贴近读者和关注社会热点。2003年按期出版4期刊物,共刊登各类文章90篇。其中,SARS定名讨论,“证”、“症”、“征”在医学界应用辨析的讨论,“数字用户线”等一批文章影响较大,使刊物更好地发挥了宣传名词工作、总结审定经验、积累研究成果的作用。
    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组织对一些社会关心的用词用语进行讨论,例如,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全国科技名词委同中华医学会一道组织专家研讨SARS的正确定名问题,并向卫生部做了专门报告;此外,还组织专家学者专项研讨了“碳”和“炭”二字的用法区分和“太空”、“空间”、“航天”、“宇航”、“航宇”等热点词应用领域和范围。
    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投入一定的经费和人力,初步建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网站的建成,搭建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各名词审定分委员会以及专家联系的平台,还提供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与社会联系的渠道,为开放名词审定工作创造了条件。目前,网站不仅包括全国科技名词委术语库和检索查询系统、全国科技名词委机构发展沿革等内容,还提供网上名词书、刊的订阅栏,提供对名词查询检索的反馈意见表等,以实现与社会互动。
    关于2004年工作计划要点:
    1.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
    2004年继续进行名词审定和增补定义工作的有海洋学、地理学、力学、医学(8~11)、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机械工程、语言学、资源科学、化学、管理科学、中医药学、化学命名原则等学科,其中将完成5~6个学科的审定任务,并出版4~5种学科名词。
    2004年将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科领域,组建新的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并开展一些调研工作,做好名词审定工作的中长期规划。
    2.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
    继续做好信息科技、测绘、动物、药品名称、生态、地理信息系统、天文、机械、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化工等10个学科名词对照工作。并争取在更多学科领域开展两岸名词对照工作,为减少和消除两岸语言障碍、促进两岸科技文化交流与实现祖国统一作出更大贡献。
    3.全国科技名词委网站建设
    向社会开放全国科技名词委网站。通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并根据科技名词审定公布的进度和社会需求,及时修订、补充、调整网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名词委要积极探索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在与社会实现互动方面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4.继续开展好国内外术语学研究、交流与合作活动
    开展术语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广应用已公布的规范科技名词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一项长期任务。2004年拟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
    (1)名词委计划重点总结审定工作经验,召开有各领域专家共同参加的研讨会,探讨审定工作新形式、新方法。
    (2)加强与国内外术语学界、辞书界,以及相关机构、团体的交流与合作。
    (3)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宣传科技名词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和名词审定工作成果,发布试用科技新词。
    (4)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大中学校教材编写部门和出版单位的联系,探讨相互配合、共同推广规范名词的措施。
    5.办好刊物
    2004年刊物从小16开改版为大16开本。期刊编辑部将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做到保持特色、积极创新、扩大效果。
    6.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
    为配合西部开发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以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用语的发展,全国科技名词委将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常委会在听取了工作汇报之后,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审议。路甬祥主任在讲话中着重指出,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当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语言本身是一个交流工具,而科技术语则是科技发展的途径和延伸、推广,如果名词术语不统一,就会影响交流,有时还会发生误解,影响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影响科学研究,影响国内和国际的交流合作。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名词术语工作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期。在新的一年以及今后10到20年之间,我们做好名词术语工作的任务变得更加重大,更有意义,更加迫切,因此,我们要探索名词术语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在名词术语工作中,也要强调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名词工作应当优先考虑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方面影响最大的名词术语,强调社会协调发展。我们要按照求真务实的精神,循序前进,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有所侧重,开拓创新、继续前进。
    各位副主任和代表就名词审定及各项相关工作相继发表了重要意见。会议充分肯定了全国科技名词委2003年的各项工作,原则通过了2004年工作计划。会议一致认为,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的历史新时期,这对名词审定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工作,蓬蓬勃勃创新,以2004年工作的优异成绩,向即将来临的名词委成立20周年献礼。
    简讯
    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自2002年开展工作以来,依靠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审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至2004年4月底,17个分支学科专题组均已提交名词释义初稿。从各分支学科提交的初稿来看,有以下两方面特点,一是选词比较严格,注重选用能较好地反映各分支学科专有及常用、并有科学内涵的名词,和反映了本学科当前发展的一些新名词;二是释义比较规范,能遵循单一性、科学性、系统性和简明性的有关要求。分委员会按照全国委员会的要求,将对初稿的格式和排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对过于冗长的释义提出删节建议,并及时将整理好的初稿交付专题组,经专题组进一步研讨后,将提交给六月下旬在京召开的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分支学科组长会议审议。
    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航天基本名词研讨会:对“空间”、“太空”等词界定及用法初步达成共识
    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的成功,表明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航天科技知识已成为我国越来越多的群众广泛关心的话题,迅速得到普及。在此过程中,作为知识载体的名词及其概念首先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人都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名词不统一,概念不清,给人们带来困扰。例如,常用的“空间”、“太空”、“航天”、“宇航”、“航宇”等。随着航天科技迅速发展,这些词已越来越普遍地进入报刊、电视等大众媒体,解决名词不统一的问题势在必行。
    为解决这些问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4年3月18日组织航天科技领域知名专家对涉及“空间”、“太空”、“航天”、“宇航”、“航宇”等名词的一些基本问题和若干词汇进行认真研究,热烈讨论,初步形成以下共识:
    一、 关于航天科技名词不统一的一些基本问题
    1.形成混乱的主要原因
    与会专家认为,这一领域名词应用混乱的原因首先来自space一词。英文中space是个多义词,在不同的领域和学科有不同的概念,为此我们定名时应采取下述四项原则:
    (1)从科学概念出发命名,不按英文死译。
    (2)全面考虑科学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
    (3)注意正确处理系统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4)要从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些词短期无法一致,但可以确定一个规范词,在实际应用中逐步统一用法。
    2.正确定名的若干意见
    (1)“宇宙”作为自然界最上位的大概念,相关的名词的界定暂不讨论。虽然有的专家将大气层以外至太阳系以内的人类飞行活动定义为航天,而将超出太阳系以外的人类飞行活动定义为航宇,但是,由于近期人类的活动还无法超越太阳系,所以与会专家建议暂不用“宇航”或“航宇”,而将目前人类征服宇宙的活动统称为航天。
    (2)在航天科技领域,当space作为前置语,修饰、限定其他名词时,应联系上下文,根据它们不同的用法具体确定译为“太空”、“空间”或是“航空”。
    (3)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一些有关的行政性组织机构、科研单位、学校专业、生产企业、学术团体、文件、法律、法规等名称仍应沿用,不在本讨论之列。
    二、关于几个基本名词的界定及用法
    根据上述一些原则,与会专家认为当前首先应对几个常用的基本词进行研究,明确概念,确定统一的定名。
    经专家讨论,归纳、整理几点意见如下:
    1.航天(space,space flight)
    指在大气层以外的载人或不载人航天器的航行活动。
    主要用法:当词义涉及人类进入太空、探索太空、开发、利用太空的事物、活动或航天器时,space译作“航天”,作为前置语修饰、限定其他名词。例如:航天工业(space industry)、航天技术(space technology)、航天环境(space environment)、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等。
    其主要优点:一是目前已为各方面接受,基本稳定;二是“航海”、“航空”、“航天”较好地构成和谐的、易理解的名词系列和概念体系。
    2.空间(space)
    空间是个多义的基本词。如,表示物理概念: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表示哲学概念:物质客体的广延性和并存的秩序。
    主要用法:
    (1)当此词前有修饰语,已说明和限定讨论的具体区域,所指概念清楚时,可用“××空间”。例如:外层空间(outer space)、宇宙空间(astrospace)、星际空间(interstellar space)、日地空间(solar-terrestrial space)、室内空间(indoor space)、近地空间(terrestrial space)、无重力空间(gravity-free space)、细胞内空间(intracellular space)等。
    (2)当词义既包括地球大气层以内、大气层边缘区域,也包括大气层以外的广泛区域时,可用空间作为前置语,修饰、限定其他名词。例如:空间科学(space science)、空间物理学(space physics)等。
    (3)特指大气层以外的空间时,一般应当用“太空”表示。
    3.太空(space,outer space)
    又称外层空间、外空。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主要用法:
    (1)泛指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2)主要用作特指区域概念,修饰、限定其他名词,例如:太空行走(space walk)、太空垃圾(space junk)、太空实验室(space lab)、太空生活(space life)等。
    主要优点:
    (1)专指性强,可与一般广义空间的概念区别开来,组词后概念清楚。例如:太空环境(space environment)、太空碎片(space debris)、太空舱(space capsule)、太空旅行(space travel)、太空探测(space exploration)、太空防御(space defence)、太空机器人(space robot)、太空保障(space support)等。
    (2)有利于海峡两岸名词的一致性。
    4.外空(outer space)
    又称“外层空间”,是“太空”的同义词。这个词汇与有关国际组织名称的英文名对应,是目前已习用的专用译名,仅在特指的几个组织名称中使用。
    联合国设有一个专门协调和推进各国航天活动的机构——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简称“外空委” ),该委员会颁发的文件、资料中我国常称为“外层空间”(outer space),或“外空”。为了与联合国的名称接轨,我国外交系统、外事部门等均习惯用“外层空间”或“外空”。这个名称已基本统一,可继续使用。常用的组合词有:外空条约(outer space treaty)、外空法(outer space law)、外空武器(outer space weapons)、外空军事竞赛(outer space arms race)。
    5.深空(deep space)
    大于地球至月球距离(约38.4万公里)以外的空间。
    6.近地空间(terrestrial space)
    地球静止卫星轨道高度(约3.58万公里)以下的空间。
    7.航天技术(space technology)
    人类飞向太空,或在太空中进行工作、研究活动的技术。
    8.空间站(space station)
    可供航天员巡航,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器。
    9.航天员(astronaut,cosmonaut)
    驾驶、维修和管理航天器,或在航天过程中从事科研、生产和军事活动的人员。
    10.航天器(spacecraft)
    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执行航天活动的飞行器。
    本次研讨会意见只作为审定工作的参考,欢迎业内外专家和广大读者就上述问题展开进一步研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浅谈科技名词信息处理共享平台建设
    王晓蒙
    当前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新知识与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给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变化。它对人类知识传播、技术交流和经济贸易等各种活动所依赖的语言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新的科学技术名词和术语、多样化的语言交流表达形式层出不穷,新学科和新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国内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以及通信、金融和贸易活动等,无一不需要正确选择和正确使用科技名词术语。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技术的创新在于新的科学技术概念,新的科学技术概念依赖于新的科学技术名词术语提供快速、准确、统一、标准的支持。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审定工作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审定工作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科学技术概念的核心载体,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名词术语日新月异,靠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科技名词术语的审定、公布等工作,已经不能满足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广大公众日益增长的对新的科学技术概念的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人-人”对话向“人-机”对话和“机-机”对话的转变。以极大地提高科学技术名词审定、规范工作的效率,促进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应用;建立基于网络、全面共享协同的信息处理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等问题已提到重要的议程。
    与此同时,科技名词术语工作也为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由于科技名词术语涉及到研究和开发、生产与应用等各个领域,因此属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来看,通信网络、计算机应用和知识资源数据库体系已经成为任何信息基础设施的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科技名词术语在知识资源数据库体系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了科技名词术语数据库的产业化运作,用以适应全世界各种科技信息的快速增长。欧美各国在已有的不同学科科技名词术语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借助于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的发展,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加快了数据库体系向跨地域、多领域、多语种化方向发展的步伐。欧盟为适应“多国一体化”的需要,专门成立了欧洲术语信息和文献中心网络,负责整合欧洲各国科技名词术语信息资源库的基础框架的建设,建立了中心数据库,确定了信息交换标准和交换格式,利用信息交换技术,在各成员国的科技名词术语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开发出围绕科技名词术语的信息增值服务产品。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名词术语的发展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推广也离不开科学技术名词术语的支持和保证。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两者的结合点就是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通过科学技术名词术语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和相关应用开发,从科学技术名词审定流程入手,结合名词出版、信息使用的特点,建立“分步式、可路由”的科学技术名词基础资源库和基于网络的信息搜索、处理的协同系统。实现与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同步协调。加强国内相关单位间的协作与协同,在充分保留原有投资和信息资源的前提下,解决数据分散、规模较小,命名不规范等问题,发挥“联合效益”提高中国科技名词术语在国际交流及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共享平台为基础加强科技名词术语工作的规范和统一工作,建设汉语科技名词术语信息资源库,制定基于XML的信息描述标准规范,实现基于网络的科技名词术语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解决海峡两岸科技名词术语不统一的历史遗留问题,为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标准规范的汉语科技名词术语信息中心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易达讯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自2001年初始,非常荣幸地获得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参与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信息化建设若干工程的实施。我们愿在已有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不懈努力,为形成“基于网络、面向服务、流程驱动”的国家科学技术名词信息管理的新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①易达讯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000年6月在北京创立,是一家以提供新一代基于互联网业务流程共享的应用系统集成基础软件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承担并完成了国内若干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重大工程,参与制定了《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框架技术指南》。公司还成功地打造出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全程网络支持的汽车交易平台和国内第一家真正实现网络化实时交易的二手车拍卖平台。公司参与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信息化建设若干工程的实施。
    ①易达讯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000年6月在北京创立,是一家以提供新一代基于互联网业务流程共享的应用系统集成基础软件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承担并完成了国内若干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重大工程,参与制定了《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框架技术指南》。公司还成功地打造出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全程网络支持的汽车交易平台和国内第一家真正实现网络化实时交易的二手车拍卖平台。公司参与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信息化建设若干工程的实施。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0号元素的中文名称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化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2003年8月16日对第110号元素正式确定的英文名称,于2003年12月组织无机化学名词组和放射化学名词组及有关专家讨论了110号元素的中文名称的定名问题并提出建议,后在有关期刊上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审定了110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其定名使用的汉字已征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同意,现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予以公布使用。
    科技术语怎样面对字母词语
    周其焕*
    摘要 本文论述字母词语的类型及其使用情况,各学科采纳为术语的情况,归纳性地列举了采纳的原则。讨论字母词语在演进中所面临的问题。
    编者按 目前,在我国汉语使用中存在着夹杂外国语言文字过多、过滥的现象,已引起了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刊就“科技术语如何面对外文字母词”等问题特辟专题开展书面讨论,欢迎继续来稿。一、字母词语及其使用
    自从音频、视频的多媒体承载,光缆和卫星通信广播、因特网全球信息实现交流以来,科技、文化交流的渠道更为畅通、迅捷,跨语种、跨国的交流带来了大量的外来语词。不仅科技刊物文章中汉、外文夹带杂处,媒体、报刊、广播中也比比皆是。尤其在一些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报刊上字母词语更多。
    在汉字中夹杂字母组成的词语皆称字母词语,它包括下列情况:
    (1)所夹带的字母有各语种的,包括英、俄、希、法等,也包括符号、数码;
    (2)有的字母词是用汉语拼音的词语,例如GB(国家标准)、RMB(人民币)等;
    (3)借用外文字母形成的我国字母词语,例如阿Q、CC系、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等。
    外来字母词语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字母夹在汉语的前、中、后部,主要构成了一些偏正型为主(也包括附加型、补充型、联合型)结构的组合名词;第二类是直接借用外文缩略语组成的字母串名词;第三类是名词以外,由外文单纯字母或其组成的字母串构成的各种习用词语,包括英文借用拉丁语词以及虚词等。本文仅分别讨论第一、二两类字母词语的功能和使用。
    1.以偏正型为主的字母词
    (1)带有专指性,不便用冗长字节表达概念,而借用外文字母夹杂的词语。它选用了具有特征、指向或隐喻性的字母(包括符号)取代,例如t检验、C*代数、函子ext等;
    (2)带有分类、种属区辨、系列代号等字母的词语,例如RS-422总线、Ⅲ-Ⅴ族化合物、罗兰-C等;
    (3)带有人名、地名等区辨词素,一般以音译为主。还有某些由两人、三人联合,或音译太长而以首字母替代者,例如KAM理论、BSD猜想等;
    (4)多元并列的缩略组合词(联合型结构),例如PID控制(比例加积分加微分的控制);PVT系统(测定位置、速度和时间的系统);MOS晶体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5)多元串列的缩略组合词(联合型结构),例如BMOA函数(有界平均振动解析函数);
    (6)象形词,例如T接头、E型器件等;
    (7)由已采纳为术语的缩略语所派生的组合词,例如激光感生CVD、N阱CMOS等。
    2.借用外文缩略语
    (1)工程、技术、方法、设备、系统、协议、标准等的组合词语,当其全称较长,不论意译或音译字数都过多,国外常用缩略语表达,例如常用的GSM、TDMA等;
    (2)某些科技项目、研究计划等专用名的缩略语,在命名时并写成某些双关寓意或隐喻词者,或者由于其取用西方文化概念无法按东方文化去译释者,如SMART、ATLAS、FANS等;
    (3)某些表达性能、服务质量和级别等名称和量化词,例如RMS(均方根值)、RCS(雷达截面积)等;
    (4)许多国际或国家、地区的组织机构、学术团体、新闻媒体、宗教派系等名称的缩略语,例如WTO、APEC、NASA等;
    (5)产品的专用名、公司名、商标(TM)名称、专利名称等。其中某些表达产品的属性、功能或特征而无法译解者,例如XTRA笔记本电脑;
    (6)天体、火箭、卫星、飞机、舰船、武器等的特定类型;
    (7)化学、药品、生物制剂等的专用名;
    (8)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系统的软硬件的专用名。
    二、字母词语构成术语的现状和分析
    社会上媒体文章和学术论著中大量使用的字母词语,其中有些已被采纳为规范术语。目前,新词语不断膨胀,随之字母词也在增加。同时由于审定工作的推荐、引导和公布规范名词,某些字母词逐渐被汉字名取代,使字母词数目略有回降。我们既承认汉语的开放性,应该吸纳必要的字母词;但也承认汉语词汇的表意性强,可以消化融会许多外来词语。往往当新词刚涌进来时,由于理解不透,先予借用,待较熟悉后,再找到合适的汉语词取代而正式定名。
    我国自1985年成立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来,开展了认真定名、筛选推荐、审定统一等工作,为引导术语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名词委公布的各学科术语中,字母词较多者其占有率超过2%的,按其多少排序为:天文学4.63%、数学2.48%、地球物理学2.43%、物理学2.23%、化学2.09%。字母词在学科分配上是不平衡的。理科高于工程技术。说明了高度概括理性内涵的理科要比应用技术在转译表达上更困难些,因而不得不借助于源语所用的字母或符号等。
    三、汉语术语采纳字母词语的原则
    外文字母词语采纳为汉文术语如何掌握分寸,作者陋见,应考虑到如下几点:
    1.借用字母词的必要性
    借用字母词可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使用简便,有利于国际交往。这样既保留外来语的标识,保留西方文化特征,使外来文化和汉文化在差异上,以及使术语在动态发展中有缓冲的余地。我们可以在新术语尚未确切理解前,使用字母词,待消化后再重新用汉字定名。但对概念明确,在汉语中已有贴切词语的,应该用汉语定名,不必借用外文字母词。也就是说,外文字母词可以作为汉语词的补充和扩展,决不是汉语的装饰或取代。
    2.审察源字母词语的规范性
    只有规范化的外文词语其字母组合才可借用,因而要判断该源字母词语是否是科学语言(科学性),具有明确的概念和定义(透明性、单义性),国际上是否认可(权威性、通用性),使用上是否有稳定性。这种规范的源字母才能采纳为术语。为此必须反对字母词语的滥用,对短时炒作、低级庸俗的语词不能借用;对概念上有误、语言结构不符规律、使用范围狭窄(如方言性)的语词不能借用。举例来说,用谐音法将“B to B”改写成“B2B”这种不规范的方法容易产生误导,不可取。
    3.摒弃商业性、广告性词语
    对营利为目的的公司及其商标、模式、产品等字母词虽允许使用,但不能采纳为术语。1999年出版的《辞海》居然独特地收录了“LG集团”,令人惊异。
    4.对纯字母缩略语采纳为术语,应更加慎重
    外文缩略语的全称(或全译名)有表达概念的作用,其缩略形式在应用中有简洁性的特点。一般说,外文缩略语均应以汉字全称为术语,其字母缩略语可以并列为“同义词”。对派生词多的基础词可采用字母缩略词。例如用“MOS”派生出“MOS场效晶体管”;从“MOSFET”派生出“MOSFET衬偏效应”;从“CCD”派生出“CCD”摄影机、“CCD”测光等。一般说缩略语不是术语,其所对应的全称才是规范术语。科技文章和一般文章中允许使用缩略语,但应该在首次出现时用全称或规范的全译名,以后再次出现时方可借用缩略语;也可在书中列出使用名词与全称或全译名(以至加上定义)的对照表。总之要交代在先,有所依据。
    外文缩略语可在一般文章中使用,但在合同文件、法规文件中不应使用外文缩略语。例如2003年初由于飞机票上以“PVG”和“SHA”分别代表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致使乘客误机而状告到法院之事,民航总局因此才接受了司法建议,所有机场名称必须用中文标明,就是很好的例证。
    四、字母词语演进中的问题
    1.正常情况下只允许利用规范的缩写词去派生其他词,但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名词中并不统一,主要反映了学科间定名的不一致。
    2.要抛弃外文中的非规范借词方法。术语工作中切忌谐音法等不规范地乱用借词。例如电子商务中早期使用的B to B(企业对企业)、B to C(企业对消费者)诸词,后来不少报刊上改用成B2B、B2C。虽然外国人这样用了,但不等于都是“香”的。
    3.如何对待外文缩略语?外文缩略语有两重性,一是其全称和全译名表达概念的作用;另一是缩略形式的字母词的简便和效率。汉语中借用外文缩略语处在借形词的边缘,甚至边缘以外,常被语言文字工作者忽略,因为它不是通用词语。根据目前大量使用的情况,希望各学科或行业专家,和辞书编者们投入力量作些引导和整理,对流行的缩略语给出确切的全译名(目前有些缩略语词典质量不高,对跨学科缩略语译得不确切,因而希望收词不要太滥,着重各自本专业的缩略语)。
    4.字母词语在语词数据库中的位置。字母词语是外来词汇中的一部分,在汉语言知识结构中处于最外层,凡是规范化的字母词语可进入汉语词汇数据库,列于外来词汇中。但目前社会流行的字母词语中,某些随意性较大,流传范围狭,游离不稳者,不必急于吸纳入库。而某些专业性强的术语,通过学科定名后,可列入术语库中。
    5.借用外文词冠的某些词语
    近期外文科技术语中出现了一些新词冠e-、i-、info-、digi-、cyber-等,在意义上都很相近,很难区分,而且使用中都具有相当的模糊度,译“死”了不好。早期已把e-译成“电子”,现在看来不尽其意,例如“电子时代”好像稍感过时;“电子商务”并不营销电子产品,不如“e时代”、“e商务”为好。
    近来又将e-译为网上,例如e-Bay为网上拍卖公司,cyberadvertizing为网上广告,i-smell为香味驱动网站,这样e=i=cyber就让人分不清了。又有e-drive为信息技术运动;e-forced firms为信息技术公司;infospace为信息空间;cyberwarfare为信息战;又使e=info=cyber分不清了。由于这些字冠用于商业性名称较多,例如i-XL、e-Schwab都是公司名称,i-mac、e-office都是公司产品型号名称,i-Radio、i-pulse也是公司产品型号名称,使用中随意性较大,不属于术语,不必较真。但令人震惊的是e时代、e商务这些词语的出现,将外文字母作词冠置于汉字之前构成语词,也是语言文字动态变迁中的新趋势,不得不引起关注。尤其在研究字母词语中不能回避,是作为异端排斥它还是更开放一些?尚需研究。
    *周其焕教授是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被引次数: Baidu(16)
    主流媒体应慎用字母词
    周庆生
    语言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字母词进入汉语的数量不断增加,字母词的使用范围正在拓宽。无论是在科学、技术、网络、学术及对外交流等领域,还是在民间个人特别是白领青年当中,越来越多的使用者们认为,字母词未经汉化就直接在汉语中使用,既可以使语意表达更加快捷、简明、醒目、方便,也可以显示一种洋气、鲜活、轻松、时髦的风尚,从而使汉语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就我国的非主流媒体语言或非官方语言而言,字母词的大量涌入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非官方行为,字母词完全可以通过自然选择自我调节的方式,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学者大可不必对其说三道四或者妄加干预。但是,在面向大众、面向全民的主流媒体以及有关的窗口服务行业,单独使用字母词而不加任何汉字注解,至少会引发三个方面的问题:(1)有可能损害国家或政府的形象,(2)会人为制造出一些新的语言障碍,(3)有可能导致消费者的误解,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一、字母词与国家政府形象
    国内许多企业事业组织都有自己的英语名称,这些名称适用于国际交往,不适宜在国内大众场合使用。虽然英语已经成为我国第一重要的外国语言,但毕竟还不是我国的官方语言。在国内大众场合,国内企事业组织的名称只冠以英语的缩写形式——字母词,而不标注汉语汉字,是会带来诸多问题和负面影响的。譬如:
    中央电视台是中国国家电视台,除了第9频道是英语频道外,其他13个电视频道均为汉语普通话频道,13亿国人是中央电视台的主要观众。《语言法》第十四条规定,广播、电影、电视“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可是,中央电视台的台名只用字母词CCTV(China Central Television的缩写),不用汉语汉字。殊不知,一个国家的法定语言或官方语言,就像这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一样,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同时也是国家身份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字母词在中央台的单独使用,无疑会使国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国家的形象、国家语言文字法的威严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其他很多电视台的台名也都只用字母词,不标注汉字。
    面对这些本身也不尽规范的字母词,广大电视观众在挑选频道时,又怎么能不感到困惑、茫然和不方便呢?
    另外,北京正在筹建一个商务区,其英文缩写是CBD,可是在北京的各主要报纸媒体中,只用字母词CBD,极少使用汉字词“商务区”。例如,“多中心,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北京晚报》2004年2月16日第16版)。这种用法既影响了政府及主要媒体的形象,也给广大读者带来困惑和混乱。
    二、字母词和语言障碍
    主流媒体单独使用字母词,往往会使大多数读者无法确定这些字母词的确切含义,从而人为地在读者和媒体之间设置一道语言障碍。
    从写作和编辑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事业组织的名称,特别是那些不知名的机构名称,第一次在一篇文章中出现时,都要使用全称,同时注明该全称的缩写形式,然后再直接使用该缩写词。这种表达方式既简单明了,又不会使读者感到误解或茫然,因此一直是国内外媒体自觉遵循的一条通则。可是近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只用字母词,即英文全称的缩写形式,不用全称和汉字注解,请看下例:
    在英国UMIST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半年(《光明日报》2004年2月9日B2版)
    根据WTTC的世界权威研究报告显示(《光明日报》2004年2月23日B2版)
    比如在IBA等世界知名的计算机企业中(《光明日报》2004年2月12日A2版)
    上引三句中的字母词UMIST,WTTC和IBA,原文均未做出具体注解。这三个词对英语国家的多数读者来说,都很难做到“望文生义”,更何况我国的广大读者,恐怕更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了,即使查阅《新英汉词典》及相关工具书,也无法找到这些字母词的确切含义。
    有些字母词虽然指称某种新技术、新事物或新概念,但是它们的汉语译名可以从英汉词典中查到。作者或编辑在使用这类字母词时,若能夹注汉译名称,将会给国内广大读者带来很大的方便,可是,我们的一些新闻媒体却不然,使用字母词时,只列英文不注中文,结果是人为地在广大读者面前,设置了一道语言屏障。譬如,
    “在发达国家开展OEM业务或兼并重组当地知名品牌拓展市场”(《光明日报》2004年2月20日A4版)中的字母词OEM指称什么,原文只字不提,经查字典,该词是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缩写,译为“初始设备制造厂”,指从其他厂商买进配件再生产出如计算机系统等复杂设备的厂家。
    “专业服务上将提供生物制药中试、农业生物技术、PCR检测等服务”(《光明日报》2004年2月11日A3版)中的字母词PCR是什么意思,原文也未提及,查证后,该词是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缩写,指“聚合酶链反应”。
    面对以上引述的这些字母词,只有英文字母没有汉字注释,广大读者又怎能不感到无所适从呢?
    三、字母词与民事纠纷
    在服务部门,单独使用字母词,也会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譬如,2003年,上海机票上只印了字母词,致使乘客走错了机场,引发出一场不必要的司法纠纷。
    上海原本只有“虹桥机场”,自从“浦东机场”启用后,上海就有了两个机场。上海机票上分别用字母词PVG和SHA来指称“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没有注明这两个机场的汉字名称,不少购买了从浦东机场起飞班机的乘客,还是按照老习惯来到虹桥机场乘坐飞机,结果错过了航班起飞的时间。
    相关律师认为,机票上只印字母词PVG和SHA,不使用汉字,旅客无法明确判断该字母标示的是虹桥机场还是浦东机场,可以说,航空公司侵犯了乘客的知情权。相关学者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英文字母的含义,所以机票上必须用汉字标明机场名称,这样才能方便乘客。如果只用字母词,还是对本民族语言的不尊重。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要有国际流行的语言和标志,但是决不能抛弃本民族的语言。
    四、字母词的使用范围和原则
    对于字母词的使用,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任其蔓延,使用时应该遵循必要的原则和规范。笔者认为,在主流媒体及官方领域,字母词的使用应该遵循严格的借词原则和规范。
    1.对于外来的新术语新概念新事物,凡是能翻译出来的,一般就不要借用,比如,禽流感 (bird flu)就不宜使用字母词BF来表示。
    2.对于译名比较固定,不宜产生其他不同译名的,如“中央情报局”,其缩写形式宜用“中情局”,而不宜使用CIA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缩写形式宜用“北约”,不宜用NATO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同理,“世界贸易组织”的缩写形式宜用“世贸”,不宜用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3.中国企事业组织的名称一律不用字母词(参见《语言法》第十四条第四款)。
    在非主流媒体及非官方领域,字母词的使用规范可以放宽,甚至可以不加干预。
    被引次数: Baidu(16)
    英源性字母词及英源性原语词对汉语词汇的渗透*
    祝吉芳
    摘要 英源性字母词与英源性原语词的最大不同,应该以是否汉语语音化且被权威汉语词典收录来区分。从汉语词汇对英源性字母词及原语词的吸纳来看,字母词及原语词的大量渗透不会动摇汉语的基础,只会改变汉语吸收外来语须汉字化的单一模式,使汉语的书写方式呈较为多样性的特点,从而客观上丰富了汉语语言的表达。不过,其最后的去留,宜由汉语汰劣存良的发展规律决定。
    英源性外来词,特别是字母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当代汉语词汇系统演变中最突出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末,某些形似字母词的英语单词,以小写字母书写形式及标准英语读音,直接进入汉语。有关议论言及的多属词汇系统表层性的问题。其实,对全球化下汉语词汇如此醒目的新变化,完全有理由提出更为深层的问题,如这些英语单词是否会受到汉语的浸润而被逐渐接纳为汉语词汇?汉语是否可能由此引发牵筋动骨的变化?如果会的话,又将如何?这便是本文关心的问题。
    一、 英源性字母词
    笔者现已收集到近20年来出版的18种新词语词典,最早的为1987年版《汉语新词词典》,最新的为2001年版《新华词典》。18种新词语词典,共收录新词语5万余条,856条为字母词、音译词、意译词构成的英源性外来词,其中,英文字母共319个,它们或独用或与汉字夹用,如CT、DNA、GDP、WTO、OK或IT业、ST板块、K线图、H股、IP卡等,这些大写的英语首字母缩略语就是“字母词”。另外,极少数的英语单词因使用率高、使用范围广,特别是读音已汉语拼音化,也被作为特例归入字母词,如Internet和E-mail。英源性字母词之所以能被权威词典接纳,主要具备了以下语言条件:
    1.语音条件。字母词字形虽未汉字化,却在读音上呈汉语语音化的趋势。如E读作“yī”,J读作“jiè”,C读作“xī”或“sèi”,U读作“yóu”,W读作“dǎbūliū”,T读作“tì”,O读作“òu”。 E-mail读作“ yī mèir”,IP卡读作“āipì卡”。此类读音是约定俗成的。
    2.语素条件。字母词实际上就是一个复音语素,而复音语素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
    3.语法条件。字母词多为名词,基本为一词一义,使用频率高而专,表达意义单一。在汉语语法中,名词是可以替代的,基本不改变句子结构。
    二、英源性原语词
    但是,18部字典没有一部收录某些媒体所常用的既未汉字化更未汉语语音化的英语单词。然而这种英语单词原语照抄现象又确实存在于汉语语篇,不得不引起关注。在归纳的基础上,笔者将此类英语单词暂名为原语词汇[1]。为区别于字母词,对原语词试界说如下:
    1.原语词不属于字母词。
    字母词主要由英语首字母缩略而成,且已汉语语音化,并被权威汉语词典正式收录。而英源性原语词,读音不仅未经汉语语音化,目前还未被汉语词典收录。
    2.原语词与汉语语言规则存在矛盾。
    一方面有汉语自身的原因,如汉字字形的表意性与小写字母字形及字义,很难产生吻合;一方面是字母文字的原因,如表音太强,表音过程的拼合性过于明显,不可能与汉语某个具体意义建立稳定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则是由于汉语对原语词使用的随机性。因此可以说,原语词是未被汉化的非规范词。
    3.原语词汇的存在形式以语码混用为主。
    所谓语码混用,指将语码A插入语码B,但语码B仍处主导地位,而被插入的语码A则处于从属、补充地位,不得作为完整的句子单位独立发挥作用[2],但可作句子成分之用,其意义需按语境确定,如:
    (1)R&B和Hip-hop也由此成为了主流音乐形式。(《金陵晚报》 2003年 11月26日C13)
    (2)Hi,大家好!(少年科学月刊《哥白尼》 2003年12月24页)
    (3)看到论题的fans就可以酷言酷语地大侃你的观点了,在这儿还可以用你最帅最靓的笔名哟!(《哥白尼》 2003年12月38页)
    可以肯定,英源性原语词不属英源性字母词,其存在主要是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使然[2]
    三、 汉语词汇对英源性字母词及原语词的吸纳
    英语作为汉语外来词的最大来源由来已久,但英源性字母词的有增无减以及英源性原语词的出现,则从一个侧面说明外来新观念、新认识正源源不断地充实着人们的头脑,因而不可避免地对汉语词汇演变形成巨大冲击。汉语总会在大量筛选的基础上,容纳一些最重要、最常用、最基本的字母词与原语词,使它们以一定的方式凝固、沉淀下来。
    (一)汉语对英源性字母词的吸纳
    汉语源源不断地吸纳新的英源性字母词作为单独的词使用。如GDP是一个三音节的字母词,在“从前GDP增长率一公布就‘驷马难追’的传统做法将得到改变”中,就作为单个词使用,充当一句子成分。至于汉语吸收字母词的方式,似可概括为:
    1.不将字母词汉字化。汉语文字形式选择是字母词难以汉字化的重要因素。
    2.扩大字母词汇量。汉语对字母词的吸纳集中于金融市场、国际关系等方面。
    3.汉语语音将进一步同化字母词的发音。
    4.以字母为书写形式的汉语拼音缩略词将增多。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的影响日益重要,汉语拼音缩略词将会以“出口转内销”等方式大量涌现,如GB(Guo Biao国标)、RMB(Ren Min Bi人民币)、HSK(Hanyu Shuiping Kaoshi汉语水平考试)等。
    (二)汉语对英源性原语词的汰劣存良
    英源性原语词与英源性字母词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是否“汉语语音化”。在追踪研读语料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汉语对原语词的吸收呈以下方式:
    1.汉字化。将个别常用原语词汉字化,其过程为:异化发音→复音或单音音素汉字的出现。首先,按汉字的发音习惯,对原语语音进行异化处理,然后将其汉字化,甚至语素化。例如近几年十分火爆的原语词cool,就已经历了cool→酷→酷哥、玩酷、酷毙了、酷美体这一从异化发音到汉字化直至单音语素化的转化过程。
    2.合法化。提取极个别英源性原语词,归入字母词,因为此类词使用频率高、范畴广、读音汉语语音化,如已被归为字母词的E-mail。
    3.淘汰与保留。绝大部分英源性原语词从讲求原汁原味,到游移于汉语权威词典之外,直至销声匿迹,过程相对短暂。一方面是因为新概念贬值迅速,时尚潮流脚步太快;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关部门加速了统一译名的步伐和工作,如《科技术语研究》杂志就以译名统一为宗旨,开辟了“名词工作论坛”、“公布科技名词”、“热点词难点词纵横谈”、“两岸词苑”、“术语学研究”等栏目,在翻译外来词汇和统一译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重要的是,在很多人眼里,英源性原语词夹杂在方方正正的汉字中间,有损于汉语文字的工整美、汉语读音的韵律美、汉语文化的内涵美。在上述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汉语将淘汰绝大多数原语词,仅保留少数发音简短、书写简易的常用原语词,如Hi,Bye等。不过笔者认为,英源性原语词就像“不识句读”的古汉语加入了英式标点符号那样,其书写形式、读音方式未必不能助于创建汉语文字之新的形式美及内涵美!
    (三)汉语词汇系统的发展
    对于英源性原语词的出现及英源性字母词的增多,社会各界虽认识不一,但态度总体而言是宽容的。这使得原语词及字母词不仅频繁出没于媒体,也常见于普通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中。在进一步研究英源性字母词及原语词在汉语中的运行规律,深入学习汉语语言史之后,笔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这一新现象不可能危及汉语文字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字母词和原语词并非脱离于特定语言环境能够独立存在的语义实体。一般而言,离开句子和语境,离散的单词或词组对人类思想交流的作用极其有限,因为人类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是非常微妙复杂的,其描述远非单词或词组所能独力胜任!
    其次,英源性原语词在汉语词汇中的存在只是点缀,绝不会出现占据较大篇幅的现象,因而难使汉语沦为所谓的“大杂烩”,加之汉语自身强大的同化能力、发展能力、吐故纳新能力,不可能面临对原语词“不译则亡”的危险。
    英源性字母词和原语词对汉语词汇系统的渗透不仅无损于汉语的发展,还改变了汉语吸收外来语须汉字化的单一模式,使汉语的书写方式呈汉字与字母大、小写并用的多样性倾向,从而客观上丰富了汉语书写方式及词汇表达,同时还反映出全球化大环境下社会的飞跃发展、各国间往来的更为频繁、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不过,现代汉语中的这一显著变化是否值得推广应用,宜由汉语演变规律决定。
    注释: *本课题受到河海大学“科技创新基金”和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
    ①18部新词语词典为:《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商务印书馆,1996。《汉语新词词典》,闵家骥等,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现代汉语新词词典》,王均熙等,齐鲁书社,1987。《新词新语词典》,李行健等,语文出版社,1985。《汉语新词新语新义词典》,诸丞亮等,现代工人出版社,1990。《新词新义词典》,雷良启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新语词大词典》,韩明安,黑龙江出版社,1991。《汉语新词语》,于根元,北京语言学出版社,1991。《新词新语词典》,李行健,语文出版社,1993。《汉语新词语》,于根元,北京语言出版社,1993。《汉语新词语》,于根元,北京语言出版社,1996。《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于根元,北京语言出版社,1994。《汉语新词典》,刘一玲,北京语言出版社,1994。《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汉语新词新语年编》,宋子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当代汉语简缩语词典》,刘一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林伦伦等,花城出版社,2000。《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
    从“非典”、“SARS”看缩略词
    韩品夫
    关于“非典”这个缩略词的讨论,《科技术语研究》用了两期,而且大篇幅地刊发不同见解的文章。使我深深感到《科技术语研究》的科学精神和民主作风。对从事词汇学或术语研究,都是莫大的鼓舞和促进,更是为汉语言的纯洁、健康而努力的重举。令人鼓舞,可喜可贺!
    借此良机,让我从“缩略词规则”说起,谈点看法,与各位学者、专家共勉。
    缩略词的现状
    目前,缩略词存在着四种情况:
    一是,同一个名词或短语,有几个缩略词。例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有“共青团”、“青年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入世”、“加入世贸”、“加入WTO”;“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非典型肺炎)”有“传冠肺”、“非典”、“萨斯(萨丝、沙斯、沙司、沙士、沙示、痧示)”、“萨斯病”、“SARS”等等。
    二是,一个缩略词可以缩略不同的名词或短语。例如“非典”同是“非典型肺炎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冠状病毒非典型肺炎病”等的缩略简称。
    三是,不完整或不正确的缩略词被广泛使用,而得不到规范和纠正。例如“入世”、“非典”、“抗非”(“抗击非典型肺炎病”、“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的缩略)。
    四是,中外文组合的短语的缩略问题。
    缩略词的特点及其规律性
    缩略词是某些名词或短语的简化形式。由四个以上的字构成的名词或短语,在使用中,感到它比较长,不好读,而且,既费时间又耗费笔墨纸张,尤其是不便于做标题或书名,因而,就采用了缩略的方法,经科学地缩略后,构成新词汇,即缩略词或简称。缩略词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性:
    其一,音节少,多以双音节构成。缩略词汇的这个特点,源于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体,辅之以多音节,即三音节、四音节。比如“中国共产党”缩略为“中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缩略为“人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缩略为“政协”、“中国民主同盟”缩略为“民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缩略为“北约”、“中国人民解放军”简称“解放军”,缩略词汇也有多音节的,如“计生委”、“海协会”、“欧安组织”等。
    其二,缩略词中的字词,都是被缩略的名词或短语中的词头、词尾或中心词。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择“共产主义”的“共”字,“青年团”的“青”字,加词尾“团”字,构成“共青团”;或择中心词“青年团”。“对外贸易”,择“外贸”;“对外贸易部”,择中心词“外贸”,和词尾“部”,构成“外贸部”。这里“青年团”和“外贸”是简称。
    其三,缩略词与被缩略的名词或短语,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说它仅仅简缩文字,而不缩小或扩大被缩略词语的内容。如“四化”,缩略的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也说“四个现代化”。“总政”,缩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可见,“四化”、“总政”,虽然字数少了数倍,不但没有缩小或扩大被缩略短语的内容,却是准确而不能再简练的形式了。
    其四,缩略词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的工具;因而,缩略词与被其缩略的名词或短语,并存于语言文字中。换句话说,被缩略的名词或短语,不因为有了缩略词、简称而退出语言文字环境,更不失去存在和应用的价值。
    其五,缩略词和被缩略的名词或短语,各有其实用的场合。缩略词、简称常用于口头和一般文章中,而不用于正式文书和法律条文中。如“中共”是“中国共产党”的缩略词,但会标和文件,不用“中共第××次全国代表大会”,而用“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不用“中共章程”,而用“中国共产党章程”。又如“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缩略词,立法时,不用“中国××法”,而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中央军委颁布的条令,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条令》,不用《解放军××条令》。国务院各机构的牌子,不用“中国××部”,而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部”。当我国与某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或者签署声明、协定、条约文本时,都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其六,简称是缩略的一种方式。缩略是对被缩略对象的简化;简称是对被缩略对象的省略。简称是从名词或短语中,选择一个完整的词汇,来集中表达整个名词或短语的内容不走样、不变义。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简称“解放军”,省略了“中国人民”。“非典”是省略了“传染性”和“型性肺炎病”,只留下“非典”二字。
    在运用“缩略”或“简称”这两种方法处理名词或短语的时候,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既可以做“缩略”处理,也可以做“简称”处理。如果在这样条件下,就要斟酌哪个更符合汉语构词规则,和便于朗读及书写。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既能简称为“青年团”,也可缩略为“共青团”;另一种情况是,不具备既可“缩略”,又可“简称”的条件。例如“政治体制改革”,只能缩略为“政体改”,而不能用简称。
    缩略名词或短语的规则
    汉语构词法,描写了汉语构成的规律。根据汉语构词法,缩略名词或短语的规则,归纳为下列六条:
    第一条 必须是一个独立的词汇的规则。这条规则要求,缩略词必须是单纯表达被缩略的名词或短语概念的词汇,不能和固有的词汇重复,是在常用词汇中所没有的。
    第二条 无歧义规则。是说缩略词只有也只能表达被缩略的那个名词或短语的意义。而不能作别的理解,不能涵盖别的内容和涵义,保证概念清晰、单纯、准确。
    第三条 信息量相等于被缩略的名词或短语的规则。这条规则要求,缩略出来的词汇,其负载的信息量不得小于或大于被缩略的词语的信息量。
    第四条 择取字或词的规则。这条规则要求构成缩略词的字或词,必须是被缩略词语中的字或词,而不得出现被缩略词语中没有的字或词。
    第五条 并列关系冠以数量词的规则。能够被缩略的词语,一般都是名词或是固定词组。如遇到由并列关系构成的短语,就要用冠以数量词的方法进行归纳式的缩略。如“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三个代表”、“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等等。
    第六条 中外文组合的规则。对中外文复合词或短语的缩略,要求外文部分必须是缩写式,不能中文缩略外文不缩写。从而构成中外文都是缩略的汉语缩略词汇。
    “非典”、“SARS”不可取的道理
    “非典”是不规范的,是违背了简称或缩略规则的。其要害就是有歧义、不准确。
    我们知道,所谓“非典型”是相对于“典型”而言的。非典型的疾病,并非只有“肺炎”,也可能有“肝炎”、“皮炎”、“感冒”等疾病。很明显,“非典”不能专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冠状病毒非典型肺炎病”。这时的“非典”,就自然而然地泛指所有的非典型的疾病了,“非典”就失去了专用词汇的价值。可见,它违背了“单纯表达被缩略的名词或短语概念的词汇”的第一条规则。
    由于“非典”失去了专用词汇的价值,可泛指所有“非典型疾病”。人们就可以在“非典型肺炎病”流行时,意识到是指“非典型肺炎病”。人们也可以在“非典型肝炎病”流行时,意识到是指“非典型肝炎病”了,“非典”就成了歧义词。它就违背了“只有也只能表达被缩略的那个名词或短语的意义”的,第二条“无歧义规则”。
    由于“非典”泛指所有的“非典型的疾病”,其负载的信息量就大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的信息量,违背了“信息量相等于被缩略的名词或短语”的第三条规则。
    我们再用“择取字或词”的规则对照一下:“非典”是省略了“传染性”和“型性肺炎病”。根据缩略选择词头、词尾或中心词的原则,应选择“非典型”和“肺炎”。
    依据以上四条理由,“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冠状病毒非典型肺炎病”正确的缩略词应是“非典肺炎”。
    “SARS”不是汉语。“SARS”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的缩写。勉强读之为“萨斯”,也不见得妥当。
    “SARS”不具有普遍性,非常专业化,也不符合汉语言的习惯。更重要的是,“SARS”本身表明的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与我国确定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冠状病毒非典型肺炎病”相去甚远。实际上“SARS”并没有确切表明是“肺病”。
    对策与建议
    关于“‘非典’是个‘统称’、‘泛称’、‘总称’”[1]。作者可能没弄懂“非典”是缩略词。笔者觉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倒是“统称”、“泛称”、“总称”。其主张的统称、泛称、总称都是一个意思,是说“非典”并不表达“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或“冠状病毒非典型肺炎病”,“非典”本身失去了合理性,就不为“缩略规则”所允许。
    关于“给SARS定两个名词”[2],这显然不妥。“SARS”是个工整的英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的缩写,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英文词语。规范词汇有三性:即必要性、普遍性和明确性。如果给“SARS”再定个学名和俗名,岂不是不符合汉语词汇规范的要求了吗?为什么要给符合“三性”的词汇“画蛇添足”呢?
    关于“词语表意不尽科学的现象”[3]。不错,在汉语词汇中,确有许多表意不确切或逻辑不通等不科学的现象,所以现代人才指出前人的不科学。其实,后人一直在不间断地规范前人的不科学。比如“救火”,后人就创造了“灭火”。当今生产了大量的“灭火器”,并没有沿用“救火器”,这就是个铁证。“救火”,只是口语中的习惯成自然。笔者相信,这些不科学的词汇,会逐渐被抛弃的。
    缩略词的混乱现象由来已久。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有:一是命名工作极端滞后。用译意或译音外来词,可以说汉字完全可以满足,不必把西文搬来充当汉字。二是没有爱汉字用汉语的传统美德,崇尚西文,故意不用汉字。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本来文字不多,不用,非用“GDP”,我们的一些高官不但口头讲,还把“GDP”写进红头文件。再如《现代汉语词典》收的百十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都有很好的翻译词,就是不用。三是各行其是的乱缩略,这类乱缩略多出于报刊杂志的标题。因而,旧的混乱未解决,新的混乱又出现,连绵不断。
    为此笔者建议,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为龙头,联络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等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规范词汇权威机构。
    以《科技术语研究》杂志为阵地,联系语言词汇学专家学者,发表见解,进行争鸣。公布定案的用字词,遏制住混乱,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
    非汉字词的使用与规范问题
    周亚祥;张侃;吴美荣
    一、非汉字词的构成概念
    在外来词的译介活动中,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传统方式是将其民族化,即汉化处理。外来词在我国的使用包括音译、意译、音义兼译、形译、音译加义等。有外文字母又有汉字的字母词如AA制、B超、维生素C等,这部分外来词,都收入了《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已归化为汉字系统,也就是说被承认为汉字。近年来在媒体上大量使用的不含汉字的外来词,诸如WTO、DNA、E-mail、GDP、CT、VCD等,它们被广泛使用,又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而且还呈现出有增无减的发展趋势,那么这部分外来词语又应如何定位呢?
    尽管上述两类词语都属外来词,但在判定非汉字词时,应注意到外来词与外语词属两个不同的概念。外语词的译介是采用“零翻译”(移译)形式出现的,而外来词则已经经过了汉化处理。非汉字词是汉字文化圈近年来吸收外来词的一种新形式。
    词汇研究现代方法是以区别词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为基础的。外部结构为词的形态,内部结构指词所包含的意义,词的物质外壳代表着一组读音。词之所能够用于交际,完全是因为其词义[1]。词汇的字形并不是决定词义指称的必要条件,在汉字使用过程中,字形上的非汉字形式并不表示意义上的非汉字。只要外语词能被汉语社会人所理解,又能填补汉语词汇表示上的空缺或增强词汇的表现力,而且没有使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把这部分词语作为丰富汉语系统的一种途径,也不失为汉语词汇跟上当今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捷径之一。
    必须承认,非汉字词的出现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非汉字词经济、简明、意义单一、传递信息快捷,便于国际接轨。同时,我们应认识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动态的,目前非汉字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对其进行规范的标准也应建立在动态的原则上,遵循语言发展规律,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看待这一汉语“变异”现象。面对外来词译介多元化的趋势,态度要宽容、客观。规范要创新,对非汉字词的出现应采取因势利导,从多视角来剖析其生成现象,总结出一套规律性的规范模式。语言是一个开放而非封闭系统,语言只有与社会结构“共变”,才能履行充当人们的思维工具和充当社会交际工具这两个职能。
    二、非汉字词使用规范的内部因素
    语言与社会是一对共变体,词汇是语言内部最活跃、最敏感的要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没有变异,就没有语言的发展[2]。非汉字词作为语言变异的积极产物,在讨论其使用规范的内部因素时,首先应考察其成立条件,也就是说非汉字词的交际值是衡量其规范的准则。
    语言规范的实质就是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抉择[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对非汉字词的规范目的是便于交际,规范化的非汉字词必须符合下列原则。
    1.国际性原则
    在译介外来术语时,应尽量采用国际通用的符号,避免汉化或减少汉化程度,以免造成交际上的不便。
    SOS(save our ship)是国际通用的呼救讯号,若将这一紧急呼救形式译为汉语,就很有可能无法准确迅速地传达求救讯号。
    WWW是world wide web(万维网)的缩略语,这一缩略形式已在全世界词化。中央电视台在表达其国际网站时,也完全采用这一国际通用形式:www.cctv.com。
    BASIC是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的缩略语,不译为“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码”,而直接移译为BASIC,其目的也是为了与国际接轨。
    2.效率性原则
    信息化社会注重信息传递的效率。国外的新概念、新事物的产生,对汉语词汇是一个缺项,汉语就必须填补这一空白。这种填空不仅必要,而且往往很紧迫。译介上的不及时有可能影响交际。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外出现了VCD(video compact disc),时隔不久,VCD行将淘汰,又出现了DVD(digital video disc)。现在,Teleputer(television computer)又进入了家庭。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令人目不暇接,引进这些产品,没有定名绝对不行,可能一时还难以琢磨它要怎么定名。于是干脆把它国外的名称照搬进来。
    像这一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IT、MTV、GDP等。现在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说“IT”而不说“信息技术”,说“MTV”而不说“音乐电视”,说“GDP”而不说“国内生产总值”。
    3.单义性原则
    外来的科技术语作为符号,不同于普通名词,它在一个学科领域内只能反映一个特定的概念,词义单一,表达明确,便于接受。
    E-mail是electronic mail的缩略形式,在这一外来词的定名上,出现了极不统一的现象:电子邮件、电子邮递、电子信箱、伊妹儿、易媒儿、易媒体等。当然,这些音译名词从其科学内涵或外延应该说是贴切的,但有悖术语定名的单义性原则,现在国内对这一概念的表达还是选择了E-mail。
    CD是Compact Disc的缩略词,其定名更为混乱,目前较为流行的名称有镭射碟、激光唱片、激光盘、光盘、光碟、只读光盘等等。在计算机行业内,人们只用一个统一名称“CD”。
    还有计算机行业内的一些术语,如Internet、PC、MOS等。都可以说明直接移译外来词,用非汉字词形式表现的优越性,可以避免产生歧义,统一定名,有利于交际。
    4.经济性原则
    对于语言来说,最理想的效果是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用最经济的手段达到交际目的。
    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译成汉语为“计算机层析成像”,不言而喻,CT这一表达形式远比计算机层析成像简约,即使是没有接受很多教育的群众也能接受这一名词。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这一名词可译为“脱氧核糖核酸”,在DNA技术广泛使用的今天,知道DNA的人肯定要比知道它译名的人要多得多。
    据2003年5月12日《江南市报》报道,只要将小灵通手机在线注册,就可享受精彩纷呈的MiMi(Mobile Information Mobile Internet)的妙趣。把小灵通与PC相联,便可接受WiWi的无线上网服务,上64K高速网,进行QQ聊天。由此可以发现表达形式经济的外语词是多么具有生命力,而且说明这类非汉字词已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了。
    5.读音规范问题
    目前,就非汉字词规范的内部因素而言,在读音上存在着明显不统一现象,往往给使用者造成尴尬的局面。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尚未有一套关于外来字母词的读音规范方案。从以下若干广泛使用的非汉字词的读音中,就可以发现读音中存在不统一的现象。
    NBA,依照英语字母排列读音。
    SARS,按英语拼读读音。
    OPEC(石油出口国组织),按音译但被读为“欧佩克”。
    TOEFL,被读为“托福”。
    UFO,按意译读为“不明飞行物”(undefined flying objects),或读为“飞碟”,但很少有人按字母排列读音。
    Internet,按两个英语词连接读音,或英汉混读成“因特网”。
    R&D,意为“研究与发展”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按英语字母读音,中间的连字符号“and”被读成英语字母“N”。
    VS(正确书写应为VS.,为versus的缩写语,英语含义为“对阵”),被读成“对”。
    www.cctv.com,中央电视台在读其国际网站时,字母按英语读音,com按英语拼读读音,其中两个“.”读成“点”。
    E-mail,按英语字母和拼读读音,其中的连字符号“-”不读成英语“hyphen”,而被省略。
    MPEG-21(交互多媒体资源标准),字母依英语发音,连字符号不读,阿拉伯数字“21”按汉语拼音。
    符号有任意性,这是就符号的形式而言的。符号有制约性,这是指符号的使用者必须有共同的理解[4]。非汉字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读音混乱现象,应认识到不统一并不等于不能统一。读音的“无序—规范—有序—统一”,这是规范非汉字词读音的规律过程。为丰富汉语词汇,提高汉语这一交际工具的质量,社会迫切需要一套字母词的读音规范标准,这也是非汉字词的社会意义和语言学价值的所在之处。
    三、非汉字词使用规范的外部因素
    非汉字词使用规范与否,不能只看其本身的规律,一定要考虑词语的外部因素。规范与人们的认知心理、传统文化心理及社会因素密不可分。
    认知过程的产物是概念的形成。心理图式是人对外部世界知识的组织形式,是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不同语言文化背景者存在认知世界的心理图式差异,当这种差异使交际者无法与目的语所表达的文化特征相对应时,很可能交际者不理解[5]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对诸如淋巴、吨之类的日语“非汉字词”那么容易被接受,因为我们不需要调整头脑中固有的母语文化心理认知图式。
    人们对语言的认知理解也具有动态属性,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普及国民义务教育,推广以拉丁字字母为字形的《汉语拼音方案》,还有持续不断的外语热等因素,为非汉字词的使用打下了一个基础。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开放的进展,西方文化的导入,国民认知程度得以扩大和深化,也为融合西语表音文字和汉语表意文字提供了可能。非汉字词的大量使用,这一现象和实质是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会成员文化素养的提高,既是人们心态的反映,也是语言自身发展必然趋势。
    汉民族文化注重的是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每当需要采用外来词时,总是力图从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采取意译汉化,将其纳入汉语的规范系统。在全球化背景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不可避免地要和外来文化发生碰撞和冲突。但这种碰撞和冲突并不意味着排斥,而是通过碰撞和冲突达到相互吸收和融合。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加快,世界观念改变,多元文化影响,使人们在传统与现代上产生了新观念,旧的语言和文化心态在发生变化,对外来语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这也是非汉字词使用的生成条件之一。
    在认识某一语言现象时,注意避免把语言体现出来的非语言现象等同于语言本身。比如:认为非汉字词语是殖民主义入侵的结果而坚决否认其存在,就是把语言本身和语言体现出来的非语言现象(社会文化思想等)混淆的结果[6]
    被引次数: Baidu(7)
    说说“洋文字母词”
    胡明扬*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说话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告诉别人,让别人了解你的意图和目的或者是做进一步的解释。如果别人听不懂你说的话,那就达不到说话和写文章的交际目的,等于是白费力气。
    要振兴中华,要现代化,当然要正视现实,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文化。早在明末清初我国就开始引进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后来有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的《天演论》等等,与此同时一大批西方的科学技术术语也译成了汉语,随着新式学校的开办,这些科技术语迅速在全国推广,也被引进到我国的近邻日本,而到晚清中国大批留学生到日本学习,一些原来是中国学者首先翻译的科技术语和日本学者利用古汉语词根创造的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术语译名一起返回中国,使汉语具备了一大批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科学和现代生活所必需的科技术语和生活用语。现代汉语中一大批这类用语由于当时的译者充分利用了汉语原有的成分,因此让大多数中国人学起来比较容易,有的简直就感觉不到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像“数学”、“算术”、“物理”、“几何”、“三角”、“革命”、“微生物”、“细胞”、“会计”、“工程师”、“教授”等等,当我们第一次接受这些术语的时候,的确感觉不到是洋文转译过来的,还以为就是汉语自己的术语。只有在有机化学领域,出现了一些让人感到陌生的新造的汉字,如“肽”“酚”等等这样一些字。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巨大的凝聚力量。每一个读过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的一课》的人都无不为这篇作品感人心肺的爱国主义激情所感动,并且由此懂得,忘了自己的民族语言就是背叛。这同时也是为什么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了别国领土以后总要千方百计消灭当地民族的语言,首先在教学领域,随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强制推行殖民当局的语言,因为失去了民族语言而采用了殖民当局的语言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族意识,便于殖民当局的长期统治。这也是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首先是在曾经是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的上海,随后在全国,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自发地在教学领域,随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恢复了民族语言汉语的尊严,把前此在课堂上长期使用英语术语来讲课的屈辱局面在短期内彻底改变过来,不论上什么课全部使用汉语作为惟一的教学语言。一大批过去直接使用英语的科技术语很快被易懂易学的汉语术语所替代,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也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可是,改革开放以后,一大批英语科技术语和缩略语,不经翻译,直接进入日常生活用语。什么是DVD?什么是CDMA?为什么不译成一般人能懂的汉语呢?的确,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到既准确,又明白易懂更谈何容易。把geometry译成“几何”,把calculus译成“微积分”真是绝了,的确是一般人翻译不出来的,但是如果翻译很容易,还需要翻译家吗?可是有了准确的翻译,还是有人不愿意使用,非要使用多数人不懂的洋文和让谁都莫名其妙的洋泾浜外语又是为什么呢?我真诚地希望懂外文的人把花点工夫能翻译成汉语的西方科技术语译成大家好懂的汉语,而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一般最好不要用洋文,如OK或“拜拜”(bye-bye)之类实在没有必要引进,因为我们本来就有很好懂很好用的“行!”“对!”“再见!”“再会!”,有什么必要引进这些洋话呢?
    当然在专业圈子里,一些在西方使用已经很久而在我国却是刚出现的新名词新术语,专家们直接使用外文外语是应该允许的,因为这些专家们都懂得是什么意思,起到了交际工具的作用,至于从事外语教学和翻译工作的人以及外语院校学外语的学生,互相使用一下外文外语更不是问题,全部用外文外语也不是问题,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工作或学习的一部分。我们反对的是本来完全可以用也应该用汉语的时候滥用外语外文,而绝不是不分对象、不分场合地反对恰当地使用任何外文外语,更不限于英语。
    *胡明扬教授是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顾问。
    被引次数: Baidu(17)
    小词典
    魏星 摘编
    孵化器(incubator)
    为创业者减轻早期风险负担,培养能经受高技术经济激烈竞争的成熟企业的一种建制。其主要功能是:为经过选择进入孵化器的新建企业提供低息租赁的房屋、办公设备和劳务,帮助新建企业获取技术、资金和信息,评审、修订经营计划,或组织培训及同行交流,以提高创业者的各种技能,使新建企业能在几年内离开孵化器,独立经营。孵化器在世界各国、各地的实际名称不同,有“研究园”、“创业者中心”等。我国通常称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丁克家庭(DINK family)
    指夫妻均有收入,并自愿不生育子女的家庭。“丁克”译自英语DINK(double incomes no kids)。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人称为“丁克族”。
    闪盘(flash memory disk)
    一种便携式移动外存储设备,以闪存芯片为存储介质。闪存名称的由来主要就是因为其存储介质是flash memory。闪盘拥有存储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存取快捷、即插即用、安全稳定等许多传统移动存储设备无法替代的优点。也被称为“优盘”、“U盘”。
    基因疗法(gene therapy)
    一种治疗方法,将新的遗传物质转移到某一个体的细胞内,置换正常功能性基因或弥补缺陷基因,达到治疗目的。目前进行的基因治疗采用的方式多为:通过非定点整合外源性基因,使得正常产物得以表达产生,从而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
    (魏星 摘编自《新华新词语词典》)